2018年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京组织召开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经验交流会。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颁发了证书。
李毅中会长、张峰总工程师为单项冠军企业颁发证书
工信部张峰总工程师作重要讲话
张峰强调,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企业发展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些决策部署既肯定了培育提升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发展道路,又着眼未来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不仅要自身争当世界第一,而且要发挥示范作用,做引领细分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只有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排头兵企业和世界领先企业,才能更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说,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我国已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居全球第一。遵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现两个百年目标,2020年全面小康、基本工业化,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2035年全面工业化、基本达到现代化,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实现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制造业仍发挥着主导、支撑和带动作用。要从国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防止和纠正脱实向虚,防止和避免工业被空心化、边缘化的现象。习总书记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近日视察徐工集团时再次强调“走工业强国的道路,制造业一定要搞上去”。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李毅中说,提高工业增加值不是靠产量增加,更要靠质的提升。在工业经济运行上,功夫要下在“三去一降一补”上,提质量、增品种、创品牌、调结构,提升产出的价值;降低能耗、物耗和费用支出,从而提高增加值。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功夫要下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智能、绿色、优质改造,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他认为深化制造业单项冠军评选活动,符合“高质量发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实现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三个转变。他认为要总结前两批活动的经验和不足,改进和完善指标体系。对“冠军产品”要增加增大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品种、品牌的考核权重;对“示范企业”要增加增大对资产盈利能力的评价考核。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加“单项冠军”活动,提升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介绍已开展的两批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工作情况。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包括示范企业54家、培育企业50家。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包括示范企业71家、培育企业20家、产品35个。遴选中坚持制度先行、公平公正、宁缺勿滥、广泛征求意见等原则。
江苏省、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围绕做好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工作作了典型发言,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就走制造业单项冠军发展道路的经验做法作了典型发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