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声,正在今天作响。 通过两年一度的2018年上海bauma China展会,“工程机械观察”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局部总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中国基建空间巨大,工程机械仍有可为 行业最新的一个风口,当属高空作业设备。
连续3年近50%的复合增长,让高空作业设备这个前些时候还看不清轮廓的战场,如今已经弥漫硝烟。吉尼、JLG、鼎力、星邦、美通、运想等众多老玩家之外,具备工程机械综合型制造商背景的品牌——临工、徐工、中联、三一等企业,不仅强势杀入,更迅速建立地位甚至开始控局——截止目前,临工已经成为国内年销量最高的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中联重科刚一亮相,就签订了6500万的订单。
市场地位和话语权在变,参与者尤其是业务单一的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不是“好”或者“坏”,而是“生”与“死”。高空作业设备是新风口 挖掘机板块的存在感依旧极强。整体而言,熬过了“淘汰期”、度过了“生死线”的中国品牌,已经开始在“市占率”上大秀肌肉。
面对中国企业凶猛的攻势,一些国外品牌还是改变了自己,更务实地推出各种“中国化”的新产品。没能跟上中国市场变化的守旧者,则难免失意,甚至中道崩殂。
更深入分析,中国挖掘机此轮向上,整体上得益于微挖、小挖的凶猛之势。在此,国外企业亦步步跟进,不管是卡特、小松,或者沃尔沃,都加大了在此的鏖战力度。不过坦诚地说,中国品牌单凭微挖乃至中小型产品建立的销量优势,本质上根本不算优势;挖掘机真正的胜算和价值,至少现在看来仍在中型、大型设备上。
从2018年工程机械展会,看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
转载
“1+1>2”实现共赢 | 曹思德与广西柳工的不解之缘
上一篇
2019年1月5日 上午8:40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积极推进环保升级,非路用国四标准箭在弦上
下一篇
2019年1月5日 上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