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氢能新品如何解决叉车氢加注“痛点”?

中集氢能新品如何解决叉车氢加注“痛点”?

中集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氢能”)最新35MPa加氢装置正式落地,助力其产品矩阵更加完整。

4月22日,由中集安瑞科旗下中集氢能集成事业部自主研发生产的

第二代小型撬装式35MPa加氢装置

在佛山成功落地。

中集氢能新品如何解决叉车氢加注“痛点”?

据了解,该应用项目由中集氢能、新氢动力联合杭州叉车等商业伙伴提供

从供氢、加氢,到氢能叉车应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打造了氢燃料电池场内应用的范例,丰富了氢能应用的领域。

中集氢能李怀恩介绍,中集氢能此次开发的第二代小型撬装式35MPa加氢装置,可用于燃料电池叉车加注或燃料电池整车厂的调试用途。

该撬装式加氢装置外观结构进行了专门的工业化设计,箱式撬体外形美观,可避免设备在正常工作环境下日晒雨淋;整套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集成度高、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快速布置、即插即用的特点。

李怀恩表示,氢气气源可以是工业用氢气集装格或长管拖车,配合快充的优化制冷系统,

仅用2分钟就可加满一台氢能叉车,每天可满足约50台叉车加注,

是目前真正可满足氢能叉车工业化加氢应用的加注装置。

中集氢能新品如何解决叉车氢加注“痛点”?

该产品不仅可广泛应用于叉车物流行业,还可以应用于港口码头及公交场站等多种用氢场景。

目前,国内叉车市场容量巨大,应用场景往往相对密闭,特别需要清洁动力。因此,

燃料电池作为叉车动力源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加氢快、寿命长的优点,也是未来叉车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从技术层面考虑,叉车用燃料电池已经具备了实际应用条件,并且国外的广泛应用也验证了可行性。但由于在国内技术储备及相关行业标准尚不完善,系统发动机等设施的高成本,要想实现传统叉车的全范围替代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叉车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虽然囿于成本高、技术水平不足等因素,但氢燃料电池在叉车上的应用优势显著,也会成为日后叉车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今年市场上,燃料电池叉车的推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已有多家车企与配套企业开始投入研发或产出成品,国产燃料电池叉车规模化应用指日可待,普及后将达百亿规模。

因此,此次中集氢能第二代小型撬装式加氢装置是顺应市场需求而生,也将助力中集氢能打造多场景、多应用领域的氢能产品矩阵。

作为清洁能源行业领先的集成业务服务商与关键设备制造商,早在2006年,中集安瑞科就进入氢能领域,已成功打造“中集氢能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并形成覆盖“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的产业格局。

公司高压氢能储运装备长管拖车、站用容器等常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多座加氢站、综合能源站服务于北京冬奥会、雄安新区等重大国家项目;与挪威HEXAGON集团联合打造CIMC HEXAGON(中集合斯康),

建设全球领先的IV型储氢瓶亚洲基地;

中集氢能新品如何解决叉车氢加注“痛点”?

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是中集氢能在国内所设立的重要生产制造基地之一,隶属中集氢能集成业务板块,具有18年高压加气站产品的开发制造经验,目前已承建国内加氢母站及多个加氢站项目——

广州中石化供氢中心充装站;

雄安新区容易线油气氢综合能源补给站;

国家能源集团冬奥会70MPa撬装全集成加氢站;

榆林科创城制氢供氢和氢电综合应用等。

中集氢能新品如何解决叉车氢加注“痛点”?

同时,该公司正不断提高产品安全性和技术先进性,持续为氢能产业领域提供安全、高效、完整的解决方案。

其研发的氢气隔膜压缩机采用全集装箱式撬装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方便,避免设备在正常工作环境下日晒雨淋;

加氢机严格按照SAE J2601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

配合快充的优化制冷系统,在保障储氢瓶充装速度和充装率的同时保证车载储氢瓶的循环寿命。

未来中集氢能还将为产业带来哪些领先的解决方案,我们拭目以待。

不妨一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午1:19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午3:3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