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信义女子”魏月董接受左侧头颅修复术后的第4天。一张9.5万元的支票被送到佛山岭南医院,由该院神经外科主任、主治医师,同时也是魏月董的主刀医生——黎德桦代为接收。这是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村对魏月董的无偿捐助,用于为她修补颅骨。
魏月董千里归还医疗欠款的事迹,近日引起全国对诚信品质的热议,也被紫南村认定为“仁善紫南”的典范。
紫南村兑现了7天前许下的承诺,为魏月董的丈夫鲍三办找到了一份叉车司机的工作。如无意外,不久的将来,鲍三办将开着叉车,继续为他们的家庭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好人有好 ,好人帮好人,这是大爱佛山最美好的诠释。
当梦想照进现实
7月22日下午13时40分,在佛山岭南医院9楼的VIP病房里,魏月董头上包着厚厚的无菌敷料,引流管还向外引流着血性液体。此刻的魏月董已忘记了疼痛,她和丈夫鲍三办挨在一起,笑容溢满脸庞。
因为,盖在他们头上已久的阴霾开始不断透进光亮,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这一刻,他们收到了来自紫南村的两个好消息。一个是,紫南村兑现了7天前为魏月董解决后续医疗款的承诺,该村党委委员卢新勤、罗永秋把一张9.5万元的支票,送到了佛山岭南医院;第二个好消息是,紫南村为鲍三办找到了一份工作——叉车工。这是紫南村工作人员咨询鲍三办的意愿后,为他找到的理想工作。
紫南村为魏月董送去9.5万元医疗款。紫南村供图
此前,佛山岭南医院粗略估算,为魏月董修复左右两边颅骨,大概需要8万元医疗费。但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出现意外情况,则需要更多的后续医疗款。紫南村为了最大限度保障魏月董的后续治疗,先为魏月董送来了9.5万元的医疗捐助。
卢新勤表示,待魏月董做完两边头颅手术,出院时才能知道最终的总医疗费用。如果最终费用多于9.5万元,紫南村将继续出资为她“兜底”,确保她能获得妥善治疗。
对于鲍三办的新工作,卢新勤表示,当一名叉车司机是鲍三办新近的意愿,经过与鲍三办商量,他的新工作就在佛山市金凯地过滤设备有限公司,鲍三办可随时入职。入职后,该公司将出资,让鲍三办免费学习叉车,待他考到叉车证后,可正式上岗。该公司还为鲍三办提供了员工宿舍,该宿舍离魏月董就医的佛山岭南医院很近,只有10分钟路程,可方便他照顾妻子。
卢新勤表示,待魏月董出院后,魏月董夫妻俩还可选择住进紫南村提供的保障房。
这意味着,鲍三办可以在“家门口”工作,下了班就能很快见到妻子并照顾她。
仁善紫南的信义典范
“魏月董给紫南村6000多户籍人口及7000多‘新紫南人’树立了好榜样,更为紫南村建设仁善、仁爱文化树立了典型。”在7月16日召开的魏月董诚信事迹分享暨帮扶工作座谈会上,“中国好人”,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表示,自己深受魏月董的感染,她诚信守诺的行为与紫南村打造“好人之村”的理念相契合。
就在座谈会召开的前一天,7月15日,紫南村村委会对外发出一份通告,表示将全额解决魏月董后续治疗费用,并安排魏月董及其丈夫在紫南村就业等问题。魏月董的后续医疗费用自费部分,将由紫南村“书记基金”和紫南慈善会“兜底”。
谈起为何要给予魏月董如此帮助,潘柱升表示:“ 既然魏月董来到紫南,就是紫南人。”
他说,魏月董的行动给紫南村1万多名村民树立了好榜样,为仁善仁爱作出了非常好的典型,她的点滴举动彰显了大爱。“如果魏月董也喜欢紫南,愿意来这里,我们负责安置,免除她的后顾之忧。”
对魏月董施以援手,既体现了紫南村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也是其打造“好人之村”塑造乡村德治的重要手段。
好人帮好人,符合紫南村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为大爱佛山写下最美注脚。
高尚品格是无价之宝
黎德桦回忆,2017年魏月董因车祸受重伤。入院后第3天,魏月董的母亲就从云南普洱赶来了佛山,照顾浑身是伤的女儿。
“魏月董的妈妈跟他们两夫妻一样,话比较少,人很淳朴善良。”这是黎德桦对魏月董家人的初印象以及美评。
多年来省吃俭用,魏月董最终偿还欠款,背后除了夫妻俩的付出,还有家人的包容和支持。夫妻俩历经两年多,最终偿还的5万多元欠款中,有一部分来自家人的资助。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志鹏表示,这个云南家庭给所有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诚信课。
“从这名女士及其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好家风、家教的传承,看到了诚实守信的宝贵品质在‘后浪’们身上的传承,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刘志鹏表示,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们高尚品格是无价之宝,值得全社会尊重。
友“很爱樱桃”称魏月董事迹是“朴实诚信的良性循环”。
友“一片红叶寄真情”更为魏月董作了一首诗:“女孩不幸遇车祸,仁医有爱抢救活。最喜诚信暖社会,至美佳话响南国”。并以此为她的优秀品德点赞。
这位云南姑娘,受到了眷顾。因为她的诚信,她的善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