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之道访谈 | 林德叉车:以“共享”初心,构建社区生态共创

《标杆之道访谈》

探寻员工赋能的先进经验

对话组织创新的智慧灼见

记录卓有成效的培训运营

职行力全新《标杆之道访谈》,以忠实记录者的视角,访谈头部企业组织培训、企业大学负责人,务求既高屋建瓴了解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学习型组织打造的大略方针,又见微知著地洞察员工赋能、人才培养的有效之道。

对于企业,人才是企业成长与竞争之源;而对于卓越的组织,能够快速催生人才的发展。《标杆之道访谈》第7期——让我们走进林德叉车,一同探寻标杆企业人才培养之道。

一个企业能否走得远,人才是一大关键。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都是内部经过不断地学习、创新、积淀的过程;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林德叉车在企业学习平台上,通过建立“共享”认知,促进社区生态发展,让学习闭环“转”起来。

△视频详情

以“共享”初心,引领企业智能化学习

作为中国市场外资品牌的代表,林德叉车的技术研发能力一直是行业内众多企业学习的标杆。在林德中有1000多人的服务工程师群体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城市,虽然工程师累积了多年技术操作的经验知识,但却无法通过“介质”去分享和展现;在此背景之下,以“共享”为初心,通过建立企业在线学习平台,让员工在平台上分享知识经验,一起创意风暴,沉淀企业内部知识,引领企业智能化学习分享。

企业在不断地升级过程中,需要创新性人才的支撑,那么林德叉车是怎么通过企业在线学习平台一起共创员工事业发展。

第一,利用学习平台功能板块去“共创”,比如以问答社区为“撬点”,运用各类的知识竞赛,让林德的服务工程师在问答板块进行提问和回答,一方面是让在工作场景中遇到难题的工程师可以进行提问,另一方面让有经验的技术工程师分享知识和技巧,然后由林德的技术专家将问答板块的解答整合加工,输出课程课件,让员工学习。

第二,利用学习平台功能“按需分配”课程知识,在学习平台上按岗位划分去推送员工所需的课程和视频,另外员工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阶段,选择平台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去完成自己项目阶段的必修或者补充的选修。

第三,以平台的安全性能保证内部共创学习,在平台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水印,且平台对员工截图次数的限制,也保证了林德叉车内部知识的安全性。

第四,以平台的社交属性促进员工分享交流,通过同事圈功能,设计趣味运营活动,让员工分享、点赞、评论;另外林德叉车开通HR Q&A专区,让员工就能力发展、薪酬福利、内部沟通、员工招聘等疑问进行提问,HR们公开进行回复,让关心同一个话题的员工都能从这个版块里面得到解答,以这种公开透明的形式和员工建立信任关系,同时将平台信息分门别类,以便于员工查阅,帮助企业和员工双向交流,一起共创企业未来发展。

林德叉车企业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从早期聚焦在服务工程师群体到中国区的全体员工,到经销商用户群体,再到东南亚的兄弟公司;目前学习平台的用户已超4100人,在平台上交流、学习、分享;以往,林德叉车传统的工程师培训以平均一周为一个学习单位,在“晓德”企业学习平台上线且通过运营后,课程培训学习改革为平均两天为一个学习单位。

问答社区,构建社区生态共创

一直以来,作为学习组织方,线上学习平台运营分成了两条路——找内容给学员、找专家生产内容。内容生产方与学员之间是不连通的,从而导致了三方困局:学习组织方苦于内容建设跟不上学员的需求,内容生产专家受制于自驱力不足、激励吸引力不足,学员烦恼于学习场景或方式不够有效、学习内容缺乏。林德叉车企业学习平台则采用“我搭平台,大家来唱戏”, 为员工学习多元化,提供一个“相遇”、交流和共创的平台,并促进平台UGC和PGC生态并存发展。

林德叉车在全国有超1000人的服务工程师团队,其涵盖了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资深工程师;基于学习平台的社交属性,从“问答社区”功能板块入手,在问答社区版块中,各级别的工程师都可以在这个版块中进行提问和解答,另外企业的专家也会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答工程师们的疑问;问答社区在工程师们的一问一答和专家的解答中,逐渐沉淀出员工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热门疑问、热点车型等内容,后台的管理人员根据员工们所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疑问中,去审阅和提取热门技术疑问,并给到企业核心的专家小组,利用内部的专家资源,将这些提取出来的知识经验进行深度“加工”,形成课程课件。

这些深度“加工”的课件,一种是将课件给到老师,让老师在自己的教学里面添加和应用;一种是将课件推送给学员,让学员在参加课程培训之前,将车型分类以及操作经验等相关知识事先阅读理解,然后带着学习的基础来到线下的课程研讨会,聚焦于问题的研究和打磨,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

趣运营,激活组织分享热情

古语云:“以道御术。”比线上学习平台运营之“术”更重要的,是先掌握运营“道”,即运营的底层思维。围绕平台的定位、内容与运营,找到正确的发力方向。在使用线上学习平台时,要采取措施借助运营不断引流,鼓励大家都参与到内容的制作与学习中,方能将平台转起来。

以趣味的运营为“饵”,进行引流,将影响力覆盖到更多的员工,内容负责留住用户,实现固粉。在“晓德”学习平台上以通过竞赛、PK、表彰等运营手段,激励员工自发去贡献组织内容。

比如,在“晓德”学习平台上每年都会举办行业案例知识竞赛,让员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实战中的经验、创意等,然后发起点赞投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在员工参与分享的过程中,企业将其优质的内容提取加工,并公布至学习平台,给予员工身份荣誉感;最后,将提取出来的案例微课作为必修课程,在平台上推送给一线销售人群,让销售人员在去客户现场之前,就能通过平台所搜索到的课程,了解到行业的解决方案、同行竞品对比、产品的优势和劣势等,为一线销售人员提升营造订单的信心

另外,“晓德”学习平台上每年通过免费停车位以及其他精美的礼品为“饵”,举办的创新防呆大赛,让生产相关部门的员工去上传自己的创新idea,激发团队群体智慧和员工参与活动的意愿和热情,从而实现企业知识内容的文化传递。

通过各类活动的运营,调动内部员工参与创造内容的热情,再通过分享的过程调动另外一群人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一个专家,是一个老师,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去受益,打破了早期以PGC为主的内容贡献,实现PGC和UGC生态内容并行。

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关键之道

林德叉车一直奉行“超越优秀、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推动企业发展成功的关键之道。为此,在“晓德”学习平台的内容知识,林德叉车采用PGC+UGC贡献的方式组成平台内容的知识沉淀,也就是公司管理层和专家组的知识贡献、和一线员工的知识经验贡献相结合;首先,借用平台社交系统,从社群、社区、社交的角度去建立平台互动,其次,以运营手段打通内容生产激励机制,降低内容生产门槛,进一步调动员工生产内容的积极性,然后让专家组用更高质量的信息去回应一线员工的知识需求;将一线员工和专家组的知识贡献相结合,让内容可以大面积的生产,同时也让内容信息的品质有所保证。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匠心”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而林德叉车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正是这样,以“匠心”通过内部经过不断地学习、创新、积淀,引领着企业的发展,从而成就企业卓越的关键之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20年9月16日 上午10:53
下一篇 2020年9月16日 下午12:3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