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佛朗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侯泽宽、侯泽兵兄弟。其中,侯泽宽直接持有佛朗斯16.4382%的股权;侯泽兵直接持有佛朗斯15.7830%的股权;另外二人还通过广州达泽间接控制佛朗斯809.2554万股股份表决权,占本次发行前佛朗斯总股本的10.0549%。总计算下来,侯泽宽、侯泽兵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的方式合计控制佛朗斯的股份比例为42.276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佛朗斯前十名股东当中还有业内明星投资机构钟鼎的身影,钟鼎创二、钟鼎创三合计持有佛朗斯1,588.5413 万股股份,占佛朗斯总股本的19.7374%。据悉,钟鼎创二的基金管理人上海钟鼎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与钟鼎创三的基金管理人上海鼎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均为严力、汤涛共同控制,另外,钟鼎创三合伙人当中包括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佛朗斯的董事长为侯泽宽,其早前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当初创业并非主动创业,属于“无心插柳”式的创业。
据其介绍,其于90年从交大毕业,被分配在安徽合力。1992年,中国委派20名研修生到日本学习叉车,侯泽宽为其中之一。两年之后,侯泽宽学成回国,然而其并没有再回到合力,而是去了当时中日合资的日立旗下的TCM叉车做管理,一做就是12年。之后,其准备跳槽到另外一家世界500强公司,但由于有1年禁职期,于是其就到佛朗斯做了顾问。
这期间,侯泽宽提出,佛朗斯做的是1.0经销商版本,即95%的产值依靠的是整机,属于单纯且粗暴的差价营利的商业模式,他认为“发达经济体过去做的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他们现在做的就是我们未来要做的,必须要转型你的整个企业未来才有发展前途,你不止要卖整机还要卖配件做租赁。”
当时佛朗斯的创始人,侯泽宽的弟弟侯泽兵提出,要转型就必须由侯泽宽掌舵。于是,侯泽宽于2007年正式创业,佛朗斯也先后经历了做配件、做服务、做租赁、做方案的发展阶段。侯泽宽认为,佛朗斯的战略是非常清晰的,即以车联 作为抓手,以金融作为工具,以建立好的服务 络作为生态基础,打造中国的工业设备和物流设备的供应链共享平台。
二、解剖模式:身披物联 外衣,实质叉车租赁
对于目前自身定位,佛朗斯在招股书中介绍道,“定位于物联 应用层,聚焦场内物流需求,立足租赁,系基于物联 创新与数字化驱动的场内物流设备运营管理公司,为工业和物流业客户提供设备租赁、维修及整车和配件销售的一站式服务。”
“公司未来将以物联 与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数字化运营为核心,以遍布全国的服务 络为生态链的基础,以围绕资产管理和客户服务的运营体系为支撑,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国内领先的 To-B 物流和工业设备高维共享生态平台。”
其商业模式是——由物联 牵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部分的主要构成是包括物联 智能终端和软件平台的物联 系统,线下部分则是服务 点和配套服务。佛朗斯搭建了以 F 系列智能管理系统及租赁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场内物流设备租赁为依托的物联 主体,在前端数据抓取和后端数据分析应用上持续进行深层次的创新。
与此同时,其还根据企业级客户服务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百余个服务 点作为与客户紧密对接的触角,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感并充分挖掘客户价值,以此实现对工业和物流业客户在场内物流设备使用需求的全方位满足和“线下+线上”的全面覆盖。
但剔除华丽的辞藻,我们会发现佛朗斯本质上依然是一家叉车租赁公司,这一点从其营收上看更加明显。佛朗斯招股书显示,其主营业务包括基于物联 的场内物流设备租赁、场内物流设备维修、场内物流设备及配件销售三大类。主要客户包括安能聚创、百世物流、心怡科技、美的集团、壹米滴答、亚太森博、京东集团、天地华宇、米其林轮胎等。
2018年佛朗斯前五大客户
最近三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304.14万元、57,474.46 万元、73,037.08万元,营业利润分别为 2,115.42 万元、4,105.81 万元、5,362.68 万元,复合增长率达59.22%。其中,毛利率较高的业务主要为场内物流设备租赁业务和场内物流设备维修业务,2018年度其毛利率分别为47.10%和 33.42%,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4.53%和17.17%,合计占其销售收入的71.70%。
而其提供上述业务所依靠的场内物流设备,也不是自己生产,而是主要采购自比亚迪、杭叉集团、安徽合力、三菱物捷仕叉车(上海)有限公司等知名叉车生产企业。如果一定要说,佛朗斯在这当中进行了哪些科技创新,或许体现在其F系列智能管理系统和租赁管理系统。
F系列智能管理系统利用移动通讯、互联 、数据库、大数据处理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借助智能传感器,将大量物流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设备一手使用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应用,实现了车辆运行效率分析、车辆故障 表、设备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而租赁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体系则支撑了佛朗斯全面数字化的业务协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一方面,租赁管理系统可以使其全程追踪所有出租设备的动态信息,加强在设备运营过程中的组织和控制。另一方面,租赁管理系统的维修技术平台将大量场内物流设备故障类型信息数据化,包括型号、品牌、故障特征等,使维修服务团队可以有效地进行故障原因预判,减少对经验的依赖,有效提高维修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佛朗斯自称,其创新性地把物联 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在场内物流设备租赁行业,引领了设备租赁行业的数字化管理变革,改变了行业传统的粗放、低效的管理模式,借助物联 管理工具和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了对万台级租赁设备的精准管理,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行业价值:排名国内第一,有助于数字化转型
客观的说,佛朗斯的模式对物流行业确实有价值。
首先从租赁本身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转型升级的需要,物流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大。2010 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增叉车实际需求保持在 20 万台以上。而受经济逆周期与人力成本的双重影响,设备租赁模式由于具备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等优势逐渐被认可,新增的购买需求逐渐转化为租赁需求,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2018年3月,佛朗斯以当时12000台的叉车租赁规模被 IRN(国际租赁资讯)评选为叉车租赁行业中国第一,全球第八。而目前佛朗斯的叉车租赁规模已突破2万台,建立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2018年叉车租赁行业排名
另一方面,租赁模式灵活的满足的下游用户的需求,也降低了它们的成本,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而且企业客户的需求往往不是单一的产品或服务,而是综合的解决方案,而佛朗斯的业务组合是以租赁业务为核心,还配合有维修与销售业务,“租赁、维修、销售”的三位一体综合运营模式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就是佛朗斯强调的物联 与数据的价值。
物联 技术应用的难度体现在数据的广泛采集及互联互通,而目前许多终端企业用户的设备使用数据由于无法实现系统性的规模采集而呈现出相互孤立、割裂的状态,无法充分体现数据的潜在价值。
而物联 技术在设备租赁业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实现租赁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的集中式管理,使租赁设备的规模化管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通过物联 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也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通过前端数据采集和后端数据分析应用,持续地进行深层次的物联 应用创新,实现物联 的真正价值。
佛朗斯通过“物联 +IT”的资产管理模式,对万台级资产设备进行“1 对 1”的数字化管理,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记录和追踪。依托于实时准确的数据采集,监测设备及其部件的运行状态,并进一步主动地开展预测性维护和管理工作,以保证资产的状况与安全。同时,佛朗斯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场内物流设备运营信息的采集反馈以及设备的高效配置和使用。市场需求的集中反馈有利于上游设备制造商升级产品结构,运营数据的分析也有助于下游用户改善管理决策。
按照规划,佛朗斯此次上市拟募集6.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投资于基于物联 的场内物流设备扩充项目和总部大楼及设备物联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四、IPO前瞻:硬科技不“硬”,未来尚未可知
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认为的,“佛朗斯没有多少核心技术,更多的像一家设备租赁公司,符不符合上科创板的标准不好说”。事实上除了上文提到的F系列智能管理系统和租赁管理系统,佛朗斯的核心技术乏善可陈。
从研发投入上看,佛朗斯也不占优势。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佛朗斯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66.06万元、1647.36万元、2268.15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86%、2.87%、3.11%。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共有研发人员116人,占员工总数的9.47%。与之对应的是,行政及管理人员511人、维修人员382人、销售人员216人。
此外,其对标的国外企业也为租赁行业,比如联合租赁(United Rentals),该公司是北美最大的设备租赁公司,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80.47亿美元,营业利润19.51亿美元,出租的设备种类3300多种,但该公司本质上也依然是租赁公司。
或许为强化自身科创属性,在科创板申 前1个月,佛朗斯于2019年5月29日进行了工商资料变更,新增了货架批发、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机器人修理、智能机器系统技术服务、立体(高架)仓库存储系统及搬运设备制造、仓储货物堆放架制造、投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物流设施、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
而其选择的申 科创板的标准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第(一)项条件“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作为上市标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佛朗斯是国内场内物流设备租赁行业的先导者,其核心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在其建立在产业深度理解上的物联 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及数据的应用、分析能力。对于降本增效,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确有作用,但其“短板”也很明显:缺乏硬科技。
7月25日,佛朗斯科创板IPO申请状态变更为“已问询”,具体内容尚未可知,未来能否成功登陆科创板也未可知。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言,如果这家“基于物联 创新与数字化驱动的场内物流设备运营管理公司”能够登上科创板,或许会给业内其他企业的资本之路树立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