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一智能叉车:聚焦“窄”与“轻” 让空间创造价值|无人叉车专题(七)

专题目录

  • 无人叉车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林德:全面发力AGV产品及解决方案 ——访林德(中国) 移动机器人事业部销售与方案高级经理高忠崟、林德(中国)移动机器人事业部产品与交付高级经理郑鑫清

  • 杭叉智能:以“卓越品质 科技创新”领跑无人叉车发展 ——访浙江杭叉智能科技公司总经理任海华

  • 井松智能:凭借综合能力创新发展无人叉车产品与技术 ——访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智能官邵蒙

  • 木牛流马:深入细分领域发掘更多自动化搬运场景应用 ——访苏州罗伯特木牛流马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王平

  • 未来机器人:专注关键技术突破 用科技助力行业发展 ——访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李陆洋博士

  • 卓一智能叉车:聚焦“窄”与“轻” 让空间创造价值 ——访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小军

近几年,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无人叉车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市场参与者众多。卓一智能叉车作为该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因找准窄巷道叉车解决方案这一细分赛道,并在该领域做专做精而实现了快速发展。

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卓一智能叉车)成立于2005年,“卓一”和“zowell”分别为中文、英文商标,自成立以来,卓一叉车以差异化为核心,凭借自主技术创新实力,目前已成为中国电动工业车辆的代表企业之一。同时,秉持为中国品牌改变国际口碑的使命,卓一产品现已进入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不断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潘小军

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任何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发展,必然需要差异化的定位,卓一智能叉车将始终坚持“让空间创造价值”。

在本专题中,卓一智能叉车总经理潘小军先生基于长达29年的丰富叉车行业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刻观察与理解,围绕智能无人叉车市场的发展与需求变化,行业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立足需求服务客户等话题进行了诚挚的分享。

潘小军: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发展,必然需要有独特的定位和差异化的战略,卓一智能叉车也是如此。

2007年卓一智能叉车开始研发,第一台仓储叉车产品于次年出厂,2009年我们成功实现对国外市场的销售,再逐渐从外销转为内销。我想,这是与国内大部分叉车企业有所区别的。正是基于在国际市场与国外品牌的同台竞技,我们的技术实力得到迅速提升,卓一品牌也越来越受到客户认可。2014年,我们对卓一品牌形象进行了全面升级,卓一智能叉车(ZOWELL)这一品牌和符号开始为国内市场所熟知。

通过聚焦于“窄”和“轻”,卓一智能叉车构建起独特的差异化竞争力

卓一智能叉车最独特之处,或者说最具差异化的地方,在于我们的产品清晰地聚焦于“窄”和“轻”,致力于在产品、技术、管理、品牌领域构建竞争优势,为工业领域的客户提供搬运设备、仓储物流技术。基于此,我们推出了以三向堆垛叉车、全向前移式叉车、电动牵引车、无人驾驶AGV等为代表的全系列智能叉车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医药、电商、汽车、电子、食品、烟草、物流、冷链等行业。

潘小军:众所周知,随着土地成本的不断升高,以及土地获得难度的加大,如何充分利用现有仓库空间,增加容积率成为客户的主要诉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12米以下平库需要尽可能减少货架之间的通道间距,自然对“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单层仓库向多层仓扩展,需要设备能够与电梯等提升设备配合作业,这就要求叉车产品更加“轻”。卓一智能叉车正是瞄准了叉车领域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找准了自己的“赛道”,才有了后来较为快速的发展。

从整个行业面临的需求来看,最为突出的便是对“自动化”或者“少人化”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行业,或者具有高作业风险、高污染、高湿高冷等特点的作业场景,对无人叉车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潘小军:首先从产品层面来看,对叉车的稳定性(包括安全性、故障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无人叉车由叉车本体等硬件和导航、定位、调度等软件系统、控制系统构成。叉车的稳定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无人叉车和有人操作的叉车相比,首先在本体结构上就有很大不同,需要长期的工艺经验,对焊接工艺、成型工艺、钢板切割工艺、装配工艺的要求都非常高。其次,需要确保无人叉车在行走、举升以及上架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性。此外,还涉及叉车质量的一致性,以及软件的稳定性等。

第二,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包括无人叉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故障率等等。

第三,从客户服务角度来看,对用户的快速交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交付能力既包括叉车的快速生产制造能力,也包括项目现场的快速部署能力。

第四,如何控制好无人叉车的成本,也是满足客户需求,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卓一智能叉车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潘小军:众所周知,自动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基于前面的分享,我们也看到无人叉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特别是随着叉车国产化进程的加快,我们无论在本体还是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越来越接近;特别是基于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的产品迭代速度更快,有些产品的性能甚至已经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无人叉车市场空间正得到快速释放,其未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由近几年人工驾驶的增长态势也可窥见一斑。

正因为此,我们也看到这个领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主体进入,既有传统的叉车企业,也有机器人等新技术企业。可以说,目前行业正处于“春秋时代”,叉车企业需要比拼谁的“内功”更强,更具有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能力,快速的场景学习及市场应变能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一些市场乱象。比如低价恶性竞争,不是大家齐心协力联合把“蛋糕”做大,而是通过低价将对手“置于死地”,再比如依靠融资“输血”而非为用户创造价值来“造血”,这些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更有害于整个行业。

潘小军:尽管卓一智能叉车成立至今只有十几年时间,但我本人进入叉车行业已经快30年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叉车在中国的发展,见证了无人叉车由最开始在软硬件上完全依赖进口,到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叉车本体再到现在完全意义上的国产无人叉车的成长过程。卓一智能叉车始终专注于叉车市场的耕耘,如今我们已经逐步建立起全球营销及服务 络,收获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形成并巩固了卓一智能叉车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以前面强调的“窄”和“轻”为例,具体来看,目前国内仓库的货架通道距离大都在3.5米左右,如果采用我们的VNA叉车,可以将作业通道缩小为1.75米,相当于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帮助客户节省了一倍的通道空间。同时,主流的叉车其作业高度有一定限制,如平衡重式叉车作业高度通常为6米,前移式叉车作业高度约9米,而卓一智能叉车可以做到10.5米,相当于通过纵向扩展增加了仓库的存储空间。这样一来,在同样面积的仓库中,卓一智能叉车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提高30%~40%的容积率。此外,基于轻巧的机身,卓一智能叉车也可以很好地楼层之间进行转运,以及低位堆垛等。总的来看,卓一智能叉车通过深刻剖析客户痛点,专注于窄巷道智能叉车解决方案,让空间创造价值,为客户赋能。

潘小军:在多年与客户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我确实有很多体会,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客户往往对于自身的需求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常常发生客户临时调整或者增加需求的情况,这也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难点之一。这就需要无人叉车供应商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加强对客户场景的了解,最终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部分客户对于无人叉车抱有比较高的期望,尽管无人叉车可以不依赖人工进行作业,但是它主要适用在简单、重复、连续性作业场景。只有对无人叉车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功能和价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21年7月24日 下午3:21
下一篇 2021年7月25日 上午9:2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