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玉:明确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规划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明确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

规划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物流行业开展2021年

“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

主题宣传活动讲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副秘书长 赵洁玉

企业是实施物流活动的核心单元,也是推动物流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定性和定量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将有助于引导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方向并制定适合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从减少重资产、增强操作性、创新模式、增加效益的角度率先落实绿色物流项目;有助于鼓励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承担更高的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并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同时鼓励中小型和新兴物流企业走可持续发展路径;有助于协助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完善对物流领域的监管,出台更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激励政策;有助于推进物流与金融、节能服务、生产制造和回收处理等领域的绿色互认和融合发展,降低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成本;有助于引导物流行业节能降碳,完善碳资产管理,创新发掘新的利润源。

值此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之际,我重点介绍一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承担的行业标准《企业绿色物流评估指标》的主要内容,其中指标数值经过专家论证后也会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希望业内专家、前辈、同仁多提出宝贵建议,共同探索物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一、 管理制度

(一) 绿色物流管理制度

1. 绿色物流行政管理制度

(1) 企业内部绿色物流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建立绿色发展管理部门,并在物流活动的各个阶段(如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逆向物流等)制定职责和考核指标;或在现有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部门中融入绿色管理理念,组建由企业主管领导牵头,跨部门专职人员组成的绿色发展管理协调组,各部门针对不同阶段物流活动制定职责和考核指标。企业绿色发展管理部门或绿色发展管理协调组应收集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现状的数据与资料,并向企业最高管理者 告绿色物流的绩效。

(2) 企业合作商绿色管理制度:企业应将绿色管理考核指标纳入供应商招标资质要求,同时与合作商建立绿色发展协调联动与透明机制。

2. 标准化作业流程制度

(1) 实施现行国家和行业物流标准:建立标准化物流作业流程制度,使用现行国家或行业大力推广的标准化设施设备和活动组织模式。

(2) 企业自发建立标准:在无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领域,企业自发推动标准化或形成团体标准,并与合作商进行沟通对接形成标准制度。

3. 绿色物流信息统计及 送制度

(1) 绿色物流信息统计制度:企业根据绿色发展管理部门或绿色发展管理协调组对绿色物流统计指标要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物流活动可记录、可追踪、可溯源的能力,建立绿色物流信息管理平台,或在现有统计制度中纳入绿色物流统计指标,定期更新企业绿色物流相关数据和文件。

(2) 绿色物流信息 送制度:企业加强绿色物流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及时性和透明性管理,及时向相关部门 送绿色物流发展指标所需数据和文件,保障物流行业绿色发展评估顺利开展。

(二) 绿色物流发展规划

企业建立绿色物流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规划,或在现有短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规划中融入绿色物流发展规划,同时根据规划提出落实方案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三) 绿色物流宣传与培训

企业应传播绿色物流的发展理念和知识,定期为员工提供绿色物流相关知识、物流新技术和相关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并对教育和培训的结果进行考评。

(四) 能源、环境管理与监测

企业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二、 设施设备

企业物流活动所涉及的库区建筑设计、库区节能节水设备、标准化周转容器、新能源装卸设备、新能源与清洁环保车辆、绿色包装等设施设备应在满足企业物流活动高效运行的基础上,满足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环境影响小的原则,减少企业单位业务量所需的能源资源消耗量。

(一) 库区建筑设计

1. 仓库设计与建设

库区包括企业自有和租用(自有/租用)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仓库等物流节点的物流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仓库、冷库设计和建设应按照《通用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GB/T 28581)和《冷库设计规范》(GB/T 50072)执行。

2. 库区容积率

按照《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GB/T 37099)核算库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不低于1.0,提高土地利用有效率。

3. 库区分类回收区域

库区设计和建设可回收材料集中收集、分类和回收的区域。

(二) 库区节能节水设备

1. 库区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7167)和《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4789)要求,企业在库区物流全过程中配备能源(煤、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天然气、电力等)和水资源的计量器具且达到一定配备率。

2. 库区节能设备配备率

库区使用的通用用能设备采用了节能产品,即用能设备能源效率需高于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或符合中国能效标识制度中规定的3级以上。通用用能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节能灯、显示器、空调、打印机、复印机、冰箱等。库区节能设备达到一定配备率,或库区节能设备配备率保持一定增长率。

3. 库区节水器具

库区采用了节水器具和设备,如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便器系统,中水再生利用装置等。

(三) 标准化周转容器

1. 标准化托盘

企业在物流全过程中应提高自有/租用的标准化托盘(1 200×1 000,单位mm×mm)数量占托盘总量的比重。企业自有/租用标准化托盘量需达到一定比重,或标准化托盘比重保持一定增长率。

2. 标准化周转箱

企业在物流全过程中应提高自有/租用的标准化周转箱(300×200,400×300,600×400,800×600,1 000×400,1 200×500,单位mm×mm)数量占周转箱总量的比重。企业自有/租用标准化周转箱量需达到一定比重,或标准化周转箱比重保持一定增长率。

3. 木质周转容器减量化

企业在物流全过程中应减少自有/租用的木制托盘和周转箱数量占托盘和周转箱总量的比重。企业自有/租用木质托盘和周转箱量需减少到一定比重,或木质托盘和周转箱比重保持一定减少率。

(四) 新能源装卸设备

1. 新能源叉车

企业在物流全过程中应提高自有/租用的新能源叉车数量占可使用叉车总量的比重。企业自有/租用新能源叉车量需达到一定比重,或新能源叉车比重保持一定增长率。

2. 新能源吊车

企业在物流全过程中应提高自有/租用的新能源吊车数量占可使用吊车总量的比重。企业自有/租用新能源吊车量需达到一定比重,或新能源吊车比重保持一定增长率。

(五) 新能源与清洁环保汽车

1. 淘汰高污染载货汽车

企业自有/租用的车辆应达到相关排放标准,限期淘汰国家已明令禁止和淘汰的高污染载货汽车。

2. 新能源乘用车、轻型和微型载货汽车

企业在新增和置换自有/租用乘用车、轻型和微型载货汽车时应主要考虑新能源车辆。企业应提高自有/租用的新能源乘用车、轻型和微型载货汽车数量占乘用车、轻型和微型载货汽车总量的比重。企业自有/租用新能源乘用车、轻型和微型载货汽车量需达到一定比重,或新能源乘用车、轻型和微型载货汽车比重保持一定增长率。

3. 新能源与清洁环保中型和重型载货汽车

企业在新增和置换自有/租用中型和重型载货汽车时应主要考虑新能源与清洁环保车辆。企业应提高自有/租用的新能源与清洁环保中型和重型载货汽车数量占中型和重型载货汽车总量的比重。企业自有/租用新能源与清洁环保中型和重型载货汽车量需达到一定比重,或新能源与清洁环保中型和重型载货汽车比重保持一定增长率。

4. 新能源设备辅助设施

企业在自有/租用的库区内配套有满足新能源乘用车、载货汽车和装卸设备等充电需求的集中式充电辅助设施且满足一定桩车比。

(六) 绿色包装

1. 绿色低碳包装

企业采用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定认证机构证明的低碳包装产品或快递包装绿色产品。

2. 包装减量化

企业通过智能算法、材料减量、包装替代等方式减少单位物流业务量包装消耗量。单位物流业务量包装消耗量达到一定水平或保持一定减少率。

3. 包装可循环化

企业应增加可使用两次以上的可循环包装的使用量。单位物流业务量可循环包装使用量达到一定水平或持续保持一定增长率。

4. 包装废弃物回收

企业包装废弃物(如塑料、纸、金属等)回收量需持续保持一定增长率。

三、 运营过程

(一) 优化能源结构

1. 智能化能源管控系统

企业建有能源管理中心和智能化能源管控系统,监测和统计企业在收派、运输和综合管理(含办公运营、后勤保障、处理中心、仓储装卸环节等)物流活动相关的能耗数据,依托该系统为物流活动提供安防、运营和管理优化支持。

2. 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单位物流业务量能源消费量达到一定水平或保持一定减少率。

3.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企业在自有库区建设并运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微电 系统,推动光伏发电上 ,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保持一定增长率。

4. 电力消费比重

企业通过更新用能设备、调整能源结构、完善数字化监管等方式推动物流活动电气化发展,企业电力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需达到一定水平或保持一定增长率。

(二) 数字化管理水平

1. 业务持续优化

企业建有数字管理系统,基于互联 、物联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物流数字化管理,定期优化库区选址、库内存储空间、库内拣货路径、运输调度、配送路径等。

2. 数字化技术与设备

企业应用提高运作效率的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含条码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安全驾驶技术、自动或快速分拣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GV及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车等)、环境感知技术(重量、体积、温度、湿度、油量、胎压监测器)、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ETC)、智能快递柜等。

3. 智能管理系统

企业应用企业管理软件ERP、能源管理系统(EMS)、订单管理系统(OMS)、仓库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等智能管理系统。

(三) 业务模式

1. 组织模式

企业物流活动采用多仓融合、统一配送、共同模式、众包模式、无车/船承运人等高效组织模式。

2. 运输模式

企业物流运输活动采取多式联运、江海直达、滚装运输、甩挂运输、驼背运输等节能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

(四) 外包物流运输

1. 外包铁路运输量比重

企业应提高外包铁路运输业务量占物流业务量总量的比重,外包铁路运输量比重达到一定水平或保持一定增长率。

2. 外包水路运输量比重

企业应提高外包水路运输业务量占物流业务量总量的比重,外包水路运输量比重达到一定水平或保持一定增长率。

3. 外包公路新能源车辆运输量比重

企业应提高外包公路新能源车辆运输业务量占物流业务量总量的比重,外包公路新能源车辆运输量比重达到一定水平或保持一定增长率。

四、 环境效益

1. 核算和 告企业物流活动碳排放情况

企业参照《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GB/T 37099)、《快递业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YZ/T 0135)、《物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在编行业标准、全球物流排放委员会碳排放核算框架等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其边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并 告企业单位物流业务量碳减排情况。

2. 发布含绿色物流信息的企业社会责任 告

企业每年发布含绿色物流发展信息的社会责任 告或可持续发展 告(ESG 告),且 告公开可获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21年7月25日 上午9:21
下一篇 2021年7月25日 上午9:5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