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以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动汽车为例,一般慢充需要6-8小时充满,普通消费者作为上下班通勤使用或许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营运车辆,如出租车和物流车等,这么长的充电时间就完全无法接受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电动汽车通常设置了快充功能,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高电压、大电流在短时间内为车辆充入大部分电量,常规的快充设置一般是45min充电8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充电速度慢的问题。但是在小编看来这样的快充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目前的动力电池获得更高的补贴,能量密度都做的很高,往往难以兼顾快充能力,因此采用大电流充电时会导致电池的寿命衰降速度大大加速,使用寿命显著的缩短。
北京交通大学的Yang Gao等人【1】研究就发现,充电速度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在0.5C倍率(2小时充满)充电时,在前150次循环,电池的容量衰降速度为0.02%/次,150-800次循环,衰降速度为0.0156%/次,800次循环以后的衰降速度为0.0214%/次,但是如果我们将充电速度提高至1.5C倍率(40分钟充满)后,则电池的容量衰降会显著的加速,达到0.078%/次,电池的容量衰降速度是0.5C倍率充电的4倍左右。这也就意味着经常使用快充会导致动力电池的寿命严重缩短,可能2到3年就需要对原本寿命长达10年的动力电池进行更换,我们以某品牌的微型电动车为例,补贴后整车售价在5万元左右,但是更换电池包却需要近6万元,因此频繁使用快充会大幅增加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


冬季电动车能效降低一直是司机们言之不尽的痛点,低温环境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充电效率低,续航里程缩水,暖风加速电池消耗,平时每天充1-2次电的出租车,在冬季则可能需要充3-5次电,如果不考虑电池损耗,每次都选择快充,每天需要3-5小时充电,而如果选择换电,相当于每天增加3-5小时的营运时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出租车争相到换电站排队入 。
“换电”其实并不新奇,早在10年前,以色列的BetterPlace就已经提出过换电模式,其创始人非常有远见,只是它的商业模式选错了道路,以私家车为市场列入点进行推广。近年来,中国换电领域冒出一颗新星“奥动新能源”,它的理念跟Better Place相仿,但奥动的商业触觉更加敏锐,他们并非从私家车市场入手,而是从营运车辆开始,充分符合国情国策的要求,也能够实实在在的解决营运车辆电动化运营的痛点。
笔者亲自到站点考察并计时,一辆出租车从进入换电站到更换完电池包的时间仅为2分46s,效率秒杀慢充快充,甚至能够与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媲美,据站点服务人员介绍,奥动新能源预计在19年下半年进行技术迭代,换电效率将会再一步提升。
笔者从公开数据了解到,奥动换电技术已经在北京、厦门和广州等地的新能源出租车市场成功运营超过2年时间,累计换电次数近150万次,总里程已经超过2亿公里,单车最长运营里程也超50万公里,重点是一直以来安全无事故。在出租车领域的大规模换电应用充分验证了换电技术的安全和可靠。
或许是看到了出租车领域成功的换电运营经验,新能源 约车、物流车也觉察到换电模式的好处。换电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新能源车的运营效率,直接提升经济效益,而且换下来的电池可以实时监测效能,慢充也可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营运车的维护保养成本,这种模式,无论对于新能源出租车、 约车、还是物流车,都具有极大吸引力。相比之下,快充会对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新能源车辆使用和运营成本的升高,因此,至少在新能源营运车领域,“换电”模式更加具有潜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