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推全球物流业发展”

为期4天的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6月7日在德国慕尼黑会展中心落幕。数字化、人工智能、中欧班列等成为本届博览会的热门话题。博览会共吸引全球约2300家参展商,其中60余家来自中国,是欧盟国家外的第一大参展商。与会人士认为,共建“一带一路”给欧洲和中国企业创造了双赢机会,期待更多中国物流企业前来参展。

两年一届的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创办于1978年,是全球物流行业第一大展会。作为世界顶级的运输物流盛会,展会囊括物流服务、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相关领域。

“数字化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关键”

在虚拟现实眼镜和动感座椅的双重模拟下,德国邮政集团展台工作人员本杰明·施瓦姆正在体验叉车失稳情况。他迅速调整方向盘与操纵杆,直至视野重新平稳、屏幕警 解除。“这样的应激培训有惊无险,在叉车司机培训初期既能提高安全性、减少成本,又不影响学习效果。”摘下虚拟现实眼镜的施瓦姆表示。

一个集装箱可以有多智能?在荷兰鹿特丹港务局展台,一个展示集装箱或倾斜、或摇摆,模拟着“漂泊”在海上的智能集装箱。就在上个月底,一个智能集装箱与其他41个普通集装箱一同随着货轮从鹿特丹港口出发,将记录未来两年船上的各种信息。该智能集装箱装有各类传感器、测量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测量空气质量、集装箱内外气候情况、集装箱内物体的运动、噪音、气味等几乎所有环境变量,还可以准确定位。

鹿特丹港务局官员拉德马克表示,海运集装箱在装载和卸载期间,会从雷达中消失,最长“消失”时间可达数周。以从新加坡运往鹿特丹的集装箱为例,一路上要涉及30多个国家的海关规则,过程复杂。智能集装箱技术如果能进一步推广,将为打击走私犯罪,尤其是毒品走私,提供全新解决思路。

本届博览会从各个方面展现了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趋势。硬件方面,有可以自动跟随拣货员、穿行于仓库中的无人驾驶载货小车,可以自主装卸货物的快递无人机,在大型货仓内用于扫描货物条形码的扫描无人机;软件方面,有物流云平台解决方案,基于可穿戴指环、增强现实智能眼镜技术的视觉分拣方案……

“数字化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部长安德烈亚斯·朔伊尔在博览会期间表示,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标准将是未来物流业的关键技术。为此,德国联邦政府今年计划投资170亿欧元,为物流数字化打造设施基础,提供人员培训保障。

“保护主义与国际物流行业潮流逆向而行”

“物流是推动全球贸易的车轮,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共享和国际合作。”慕尼黑会展中心总经理斯特凡·鲁梅尔表示。

在本届博览会上,德国邮政集团总裁阿佩尔强调,经济全球化为增长和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贸易冲突没有赢家只有输家,给全球物流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鲁梅尔表示,英国“脱欧”对欧洲中小型物流企业将带来很大冲击。据鹿特丹港务局估计,仅在当地就有4200家贸易公司将受到波及。

目前,英国和欧盟仍就“脱欧”协议进行艰难谈判。许多物流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希望将影响降至最低。

“共建一带一路给欧洲和中国企业创造了双赢机会”

今年的博览会吸引了64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参加,数量较上一届展会翻了一番,是欧盟国家外的第一大参展商。

“‘一带一路’助推全球物流业发展。”鲁梅尔表示,“共建‘一带一路’给欧洲和中国企业创造了双赢机会,期待更多中国物流企业前来参展。”

博览会期间还举行了“中欧班列—重振丝绸之路”和“创新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新模式”两场论坛。在会展中心主会场B6展厅,中国外运集团和中铁集装箱公司的展台,吸引众多目光。在B2展厅,来自重庆、成都、长沙、合肥和苏州的中欧班列平台公司,也布置了大面积的展位。不断增加的中欧班列,令外国客商充满合作兴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9年6月11日 上午8:44
下一篇 2019年6月11日 下午5: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