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吴静,在南京工业大学是不少人口中的“传奇”,因为他曾是一个连三本学历都没有的叉车司机,却凭借自己一点点努力前行,成了一名研究生,获得研究生特等学业奖学金,还在中文核心期刊《工业工程与管理》发表论文,他的人生如同开了挂般精彩。
13门考试两年内一次性通过 他又产生了考研念头
“学习这条路上我就不指望你们有什么成就了。”这是吴静父亲高考之后和他的对话,他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姐弟三人都是专科毕业。入读专科之后,他产生了要改变自己的念头。由于家中并不富足,父母不愿意花钱让他去参加专转本考试,吴静只得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自考本科的道路。
从零起步全靠自学 他以第七名成绩考入南工大研究生
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来自农村的吴静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最近的学校和图书馆也在城里;他没有一同备考的朋友,甚至没有了解过考研的朋友;他也没有可以请教的老师。一本辅导教材刷了七、八遍,学习数学的笔记本用了15本,用掉的稿纸更是不计其数。“我这是单向学习,不懂的地方也没有人可以请教。不会就死磕,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吴静说道。没有人的成功路是一条康庄大道,基础较薄弱的他更是这样,但在问到他是否心灰意冷过时,吴静说道:“我从来没有学习的低谷,情绪一直非常高涨,你进入那种状态也就不会累了,因为这是我唯一的机会了。”
在备战考研中,一开始做题错误率高对他来说是一件不足挂齿的事情,就像自考本科的13门课他之前几乎从未接触过,每一门课都要经历从头错到尾,然后再重新学习的过程。功不唐捐,他于2018年以全班第七名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而第一年挂科的数学成绩也是这一级研究生中唯一过百的。
自己成功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未来他希望“能读多远读多远”
“我辞职回家后,邻居的议论从未中止,一开始是都是嘲讽,但我坚持了十个月之后就全变成赞叹了。而我成功之后,我就成了变成他们孩子的榜样”,吴静笑笑道。吴静说,如今,他的身边也有几位看到他的成功想要考研的人,有的已经在行动,有的却迟迟没有行动。事实上,吴静的成功看似简单,依靠的却是他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执行力,“我可以把计划精确到每一个小时,计划完成的任务我一定会强迫自己去做,哪怕没有效率我也会坐在那里背书,这样习惯了之后你才能完成计划”,他这样说道。
在考取研究生之后,他依旧保持着和备考时候相似的生活作息。每天六七点起床,锻炼一个小时,然后一直学习到深夜,研究生自习室的钥匙都在他的手里,因为他总要第一个去学习。“我的基础是同学里比较差的,但我的导师祁玉青老师一直没有放弃我,我也就跟着一起努力。”吴静谈到研究生生活时这样说道。
“未来嘛,我还想读个博士,现在学习成了我最喜欢的事情,能读多远就读多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