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第三期,让我们走近一位能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

人物名片

威海市劳动模范

江 涛

威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分公司

叉车驾驶员

??用叉车摞起十层的高脚杯,在四分管上放篮球,这些对平常人来说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对于威海劳模——威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新港分公司叉车驾驶员江涛来说却如探囊取物。10年的精益求精让他练就一身好本领,成为港里人人称赞的“技术大拿”。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江涛是个80后,却已有近10年开叉车经验了。别人开叉车只是装货、卸货,江涛开叉车却开出了新花样……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在江涛的操作下,叉车的叉齿就如同他的手臂,甚至比他的手臂更稳当,他稳稳地将一层又一层的高脚杯摞起来,直到最高的第10层。

??“用叉车摞高脚杯、放篮球,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练习叉车作业的精准度。他练了很久很久,必须要下功夫,你不下功夫,一两个月是练不出来的。”江涛说。

戳视频看劳模江涛的“顶级技术”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作为刚入行的新人,江涛技术水平仅仅停留在掌握叉车操作,无法做到稳、准、快、巧。江涛练就精湛技术的开端是一次内部测试。“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既然入了行那就要做到最好”。这个念头一旦萌芽,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江涛心中蔓延。加之公司出台薪酬改革、以工定岗等一系列新举措,内外因合力促使着江涛一步步向金字塔顶端攀登。为了苦练技艺,江涛利用业余时间熟练掌握叉车机械构造和原理。“要把叉车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能跟着这个机械设备融为一体的感觉,你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性能。”江涛说。练习时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当过兵的江涛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江涛的师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新能告诉我们,叉车一般是在夏天的时候练,夏天是一个淡季,天一般都是特别热,江涛都是每天都是坚持在岗位上练习,练这个叉车这个台子都要搬道具,全部是他自己一手就干了。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在江涛看来,枕木装船是最为考验技术的一项任务了。枕木的船内码垛作业要求严格,枕木间不能留有缝隙,船舱壁跟货物要紧贴,有时候仅仅因为一厘米的误差就要全部翻工。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根据设计的图纸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基本上一丝缝隙都不能有,难就难在一丝缝隙都不能有,而且它是水泥浇筑的,一碰就容易破损,不能碰也不能挤,要做到严丝合缝。这就对叉车驾驶员的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稳、准、快、巧”四字技术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公司的创新工作室在这方面总结了一套经验做法,保证了枕木作业的进度。相比第1次枕木作业,我们往后的枕木作业时间上缩短了至少一倍,货损率也降了一倍,第1次做的不太理想,货损率与作业进度都不是很理想,但是现在我们可以了 现在就是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江涛说。

??江涛所说的创新工作室指的是2014年公司成立的杨新能劳模创新工作室。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江涛作为工作室骨干成员之一,自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积极投入到技术探索中。

用叉车摞起十层高脚杯的“工匠”劳模——江涛

??在平日工作中,江涛平时也特别注意操作手法、工艺流程或者是同事们有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改进,哪些好的地方值得推广,交给创新工作室进行总结,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有很多新的工作方法都是江涛想出来的.同事们按照他的方法练习,技术提升很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9年5月6日 上午8:10
下一篇 2019年5月6日 上午8:1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