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zhou manufacturing
杭州制造业指数位居全省第一的背后,和无数企业有关,近日《浙江之声》、《杭州新闻》以及《杭州日 》接连 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杭叉集团。杭叉集团聚焦创新不断苦练降本提质、增产增效的“内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力,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各家媒体的 道。
2021.6.24《杭州新闻》 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跑全省:勇于创新 不满足于“跑量”
在杭叉集团的产品展示厅里,最新研发的几台“拳头”产品正准备接受客户们的考察。虽然外表平平无奇,但是“内功”深厚。
杭叉集团研发工程师 应玲君:我们身后这台蓝色的车子是我们今年正式推向市场的氢燃料电池叉车,加氢只需要三分钟,真正将内燃车和电动车的优势完美结合。这款车也不是一个概念产品,它是实实在在的量产产品。
除此之外,锂电池、全车水冷、高电压等杭叉集团集团自主研发的高精尖技术被压缩在一台台车身内,攻克着行业内的一个个痛点难点,创造能力赋予了杭叉新的变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 等技术应用在生产环节,全集团共创造有效专利520项,企业还成立了专门用于产品测试研发的实验室,体制机制、人员管理、产品技术创新贯穿在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近三年,杭叉集团在工作人员人数零增长的情况下,收益翻了一番,实现了质效双赢。
杭叉集团副总工 李元松:创新精神,已经深深植入到每个杭叉人的内心当中,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2021.6.30浙江之声《早安浙江》
走进杭叉集团的未来工厂,装配流水线上一台台装载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的新能源叉车缓缓前行。杭叉新能源叉车总装车间主任陈瑜说,这是杭叉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叉车产品,代表着行业和国际领先的科技水平。
“以锂电池叉车为例,与传统的燃油叉车相比,能量转换效率足足可以提升40%以上,而使用成本确可以降低三分之二,充电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不会产生废气,真正可以做到零污染。”
除了氢能源叉车、锂电池叉车,杭叉集团还完成了无人驾驶叉车的自主研发,智能化水平同样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杭叉集团副总经济师任海华说,近年来企业使用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每年投入数亿元的研发资金用于产品创新。去年企业实现营收114亿元,叉车销售突破20万台,比2017年增长一倍。今年一季度又迎来开门红,销售量和营收增长同比均超过60%。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上涨、汇率大幅波动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其实非常复杂和困难,但杭叉集团的各项经营指标逆势增长,均实现了历史最好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杭叉集团准确把握了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行业趋势,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
杭州2019年部署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明显提升,去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净增300家,实现5年来最好水平,工业投资增长6.9%,是近7年来最佳成绩。2020年杭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91.3,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最近,杭州又全面启动“未来工厂”建设,将智能化、数字化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动力。
2021.6.22《杭州日 》91.3 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在杭州,这些关于质效提升的生产故事,共同勾勒出杭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生动路线。
日前,浙江省经信厅、省统计局印发《2020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 告》,杭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91.3,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
创新驱动 制造领域“研”值很高
生产线上,焊接机器人有节奏地开展焊接,火花四溅;不同型号的红、橙、绿色叉车,在流水线上快速完成装配;自动物料输送系统一刻不停地运转,提供物料补给……在杭叉集团智能车间里,这番忙碌场景已经成为常态。
“今年以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3月是传统的销售旺季,叉车销售达到了3.2万台,四五月份的销售量有所回落,但较去年同期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提及业绩,杭叉集团董秘陈赛民难掩兴奋。
据悉,杭叉集团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4.92%。
数据背后,是杭叉集团聚焦创新不断苦练降本提质、增产增效的“内功”。陈赛民说,通过打造基于5G 络、工业互联 、大数据一体的叉车智能车间,叉车产能比过去提高了一倍。
去年,杭叉集团还自主研发了无人驾驶叉车新产品。只需在系统里设置好参数,机器人就能按照设定路线完成搬运,误差不超过5毫米。
创新驱动发展,杭叉集团是杭州制造拥抱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杭州制造企业不仅注重土地、厂房、设备这些“硬投资”,更向研发、品牌、人才、并购等“软投资”要效益。
来自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3.5%,占营业收入比重3.06%。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