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笨重,但开叉车是个精细活
邵世传所在的物流公司主要为南京及周边的汽车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他平时的工作就是开叉车卸载汽车零部件。2005年至今,邵世传练就了一双巧手和火眼金睛,操纵叉车快速、准确、灵活,凭借目测就能精准地判断货物的长度、重量、重心位置。
练习一个月,车子4个轮胎全 废
说起邵世传,师父李文非常自豪。2005年,邵世传刚来公司,因为技术不行,被安排在白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邵世传与上夜班的李文结识了,特别羡慕师父的驾驶技术,要拜他为师。本以为他只是开玩笑,结果这个执着的小伙子每天上完白班,吃过晚饭后,又继续跟着上夜班的李文学开叉车。“他的悟性特别高,我示范一两遍,他就能找到感觉。”李文说,他也很能吃苦,上完白班,晚上又从6点学到12点才回去睡觉,第二天接着干。不到半年,他就能开得很好,比很多开了好几年的人开得好。别人要花1个小时卸载的货物,他只要半个小时。
还有一件事让李文印象很深刻,2007年,邵世传要去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技能大赛,赛前他加紧练习。“就那一个月的时间,他把一辆车的4个轮胎都练到 废了。”李文说,正常情况下,一辆叉车的轮胎至少能开半年。而夜以继日地苦练,训练强度太大,轮胎受不了。
“我喜欢开叉车,苦练自己喜欢的技能,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邵世传说,每天开上叉车,他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在驾驶操作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操控的乐趣。
不断学习,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
因为技能过硬,邵世传被提升为班组长,他每天除了干好自己正常的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叉车操纵、维护及故障处理等技能培训,编写技术培训讲义,把自己的技艺毫不保留地传给每一个班组员工,细心指导训练。这两年,他带的徒弟当中,已有两个人在技能大赛中获奖。
邵世传紧跟物流装备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制定了一系列技术管理措施。比如,根据卸载货物的大小,他建议公司把叉车叉齿的长度由1.5米长改为2.4米,这样就能有效安全地卸载货物。
他针对物料堆垛层数提出改进的合理化建议,也被公司采纳。物料堆码由原来的4层调整为堆码3层,从而解决了叉车操作视线太高、物料重心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从根本上杜绝了物料侧翻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