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获殊荣,独到亮点有哪些?

企业能获此殊荣,在杨叔新看来,除了企业自身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外,还离不开省、市、区、街道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对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通过驻点、诊断、指导等措施持续对企业开展帮扶指导,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小小防护板,守护高空作业安全

工人踩在可伸缩防护板上作业

可伸缩防护板未打开时,列车车厢与作业平台间有明显间隙

在安全专家王健美看来,企业的安全进工艺是管理创新的典范,从项目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安全生产,采购设备时有针对性提出安全生产需求,设备进入工厂后还要经过安全人员验收、安全专家评估,查看是否达到安全生产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员工也会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发现还有未控制住的风险,会继续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改造,从本质上解决了安全风险的问题,做到了真正的全员参与安全、全流程作业重视安全。

侧后方有物体,叉车近距离自动停车

叉车配备激光雷达,侧后方遇障自动停车

为了演示叉车的智能识别距离并自动停车,工人推来了一辆小型工具车,当叉车倒车靠近工具车时,距离在3米外便开始发出 警、闪烁 警灯,当叉车红线接近工具车时, 警变得急促, 警灯闪烁频率增加,叉车也自动停了下来,任凭叉车司机反复踩动力踏板,叉车也纹丝不动。

在观看了叉车自动感应的功能后,安全专家王健美连连称赞,在她看来,这是企业机械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典型体现。“叉车在出厂的时候自带了蜂鸣警示和语音提示,但现实作业中难免会出现叉车视觉盲区与行人交叉的情况,容易发生碰撞风险,企业利用自己的智慧,采用雷达感应行人与叉车的距离,并做到近距离自动停车,在安全生产方面通过创新智能化安全智造,提升设备本质化安全。”王健美说。

推广“5米经理”,夯实安全管理制度

该企业安全部安全体系主管崔久龙解释称,“5米经理”是指每位员工在作业场地以自己为圆心,在1.2米半径的区域内都是“经理”,主动履行维护现场安全环境、作业防护、吊挂情况,监督物料摆放、人员行为规范等,并对执行好的员工发放红色卓越卡,对执行不好的员工发放蓝色提示卡,量化后与绩效挂钩,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经厂房观察,1.2米是员工伸手可及的地方,在正常不耗费精力的情况下可控制5平方米左右的现场卫生及现场保护,从习惯上大家能接受,也具有可操作性。”崔久龙说。

安全专家许岩博认为,“5米经理”制度有效激发了员工自我安全意识,充分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作业现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点多、面广、隐蔽岗位多、靠外人难于管理的现实问题,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真正落到了实处。“这一制度还很好地把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好经验、好办法。”许岩博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22年6月5日 上午9:54
下一篇 2022年6月5日 上午10:0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