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业机器人?未来,工业机器人如何取代人类?……8月17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正式开课。此次高研班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科技大学博士骆敏舟等重量级嘉宾授课。
8月17日上午,率先开讲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骆敏舟,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他授课的主题是“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及应用”。一开讲,骆敏舟就用一副漫画形象的诠释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漫画中,一个人的两只胳膊粗细不一。骆敏舟解释说,粗胳膊代表中国的GDP产值高,细胳膊代表创新能力弱。另外,中国还面临低端制造业外流、高端制造业受制于人的困境。制造业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难、融资难三大难题。未来,工业机器人可以解决其中部分问题。比如取代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流水生产作业。
骆敏舟的讲课很务实,台下100多名学生听得十分认真。他说,有朋友问他,自动化后,人还能干什么?骆敏舟幽默道:“人生下来不是为干活的,人是来享受的。”骆敏舟语出惊人,引来台下一片共鸣。他说,未来,人与机器人是互补的,相互转化的。骆敏舟解释称,人负载能力差,不愿意做重复的工作。而机器人刚性好、四肢发达、勤奋、没感情。不同的性能特点可以使得今后人与机器人相处时,可以互补,从而将人类从枯燥的劳动生产中解放出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