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22日在京举行,多国顶级专家就“一带一路与机器人发展机遇”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他还提到,目前俄罗斯的科学机构正在与中国伙伴合作建设医疗机器人中心,该中心将从事医疗机器人的研究、设计、软件开发和生产。未来俄方还将与中国的医疗机构开展更多合作,目的是建设一个生产基地,提供全球的销售和服务。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带给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慧制造研究院院长王田苗指出,应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不同的发展水平,来分析对应发展哪些技术。在基础设施较落后地区,特种装备如工程机械、海洋和农业机械需先行;发达地区可能更需要智能的数控类机器人、家电医疗及娱乐文化类设备等。
王田苗特别提到,目前出现了很多机器人伴侣、机器人聊天机器,以及定制化服务和私人助理等,这将会派生出新一类的智能机器。这些行业机遇将面临多个技术突破口,包括将感知和驱动载体合二为一的材料、人工智能的软件和学习、智能的交互和信息、自然语言理解和无人驾驶技术等。
同时席勒指出,创新是要和市场相结合的,中国有市场,以色列有创新。以色列现已和中国在广州成立了机器人联合研究院,该院的研究成果和企业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以色列提供想法和技术,中国提供资金和场地,再联合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