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仅是在媒体行业,在翻译、法律、快递等诸多行业,机器人的出现频率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那么,机器人是否会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类,并最终引发失业潮?

  全球领先的运动控制系统和配件供应商科尔摩根公司全球副总裁乔西?英曼认为,机器取代人的说法并不是太准确。在他看来,不管技术怎么发展,都会存在只有人类才能胜任的工作,“我并不认为机器是在替代人类,它们只是有助于稳定某些工作环境。我认为,人类仍然必须得工作,得有人为机器人去编程,得有人去维护机器人。机器人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有些应用必须快速更新,但机器人并不会自己做这些事情,只有人类懂得不同的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换,你会发现人类更聪明,机器人不会让人类失业。”

  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2017年将达到232亿美元,现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将保持每年12%左右的增速。就中国而言,近五年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速基本保持在20%以上,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持续开拓,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的下一轮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持。

  不过,一方面是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机器人产业也面临着现实的技术瓶颈。在“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一场主题论坛上,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一阵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仍需持续推进。在视觉、触觉、移动、决策、预判等多个方面,机器人目前还远远达不到人类的水平,智能表现得相当有限,没能从根本上扩大应用范围,真正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服务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欠缺是其尚不能步入高速增长阶段的最大制约。”

  业内人士指出,能否突出以上技术瓶颈,也就是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深度结合,其实也是将来“机器是否会取代人”的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7年8月27日 上午6:49
下一篇 2017年8月27日 上午8:1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