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务(工作内容): |
|||||||
工作地点 | 工作期限 | ||||||
是否存在以下危险因素 1、高处坠落( )。2、高空落物( )。3、触电( )。4、物体打击( )。5、机械伤害( )。6、起重伤害( )。7、车辆伤害() 。8、爆炸伤害( )。9、灼烫伤( )。10、大风( )。11、高温( )。12、粉尘( )。13、中毒( )。14、窒息( )。15、腐蚀( )。16、潮湿( )。17、溺水( )。18、火灾( )。19、照明不足( )。20、误碰生产设备( )21、接错线( )22、走错间隔( )23、电气设备接地短路 ( )。24、施工办法失误带来的伤害或设备异常( )。25、身体不适带来的危险( )。26、情绪波动带来的危险( )。27、技术水平及能力不足带来的危险( )。28、污染( ) |
|||||||
危险点控制措施: 1、高处坠落: a.使用合格的安全带,并系好安全带,所有零部件要传接,不得抛接。 b.工作人员不应有防碍高处作业的病症,遇有精神异常等禁止高处作业。 c.安全带要挂在腰部以上牢固的物件上。 2、高空落物: a.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好工作帽,将帽带系牢。 b.高空作业现场下方设置安全 。 c.所使用的工器具一定要放置好,防止高空落物。 d.地面人员与高处作业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监护,尽可能地避免交叉作业。 e.拆下物件存放、传递时应要配合好、严禁向下抛掷。 3、触电: a.湿手不准从事接引电源线的工作,现场电源应使用漏电保护器。 b.电源线及灯具绝缘良好,无电线破损现象。 c.金属容器内作业应使用12V行灯,变压器应放在金属容器外。 d.电动工具使用前要进行检查,不完整不准使用 e.进行焊接工作时,电焊把、线绝缘良好,不应有漏电现象,焊接人员穿好绝缘鞋,并戴好皮手套。 4、物体打击: a.使用大锤、手锤时,锤头没有楔铁的严禁使用,要擦净锤身油迹,严禁戴手套,抡锤方向严禁站人。 b.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互相照应、密切配合,避免造成相互伤害。 5、机械伤害: a.在设备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检修作业; b.使用砂轮、角磨、切割机等手动工具应戴好防护眼镜,没有防护罩的禁止使用,正前方不准有人,应缓慢靠近工件,不能用力过猛,不准用砂轮、切割机的侧面研磨。 c.使用电钻时,须把工件放牢,清除金属切屑或更换钻头时,必须等设备完全停止转动后,方可进行。 d.转动设备工作结束后,要在所有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后,才能联系试运,检查人员应站在设备的轴向位置,防止甩出部件伤人。 6、起重伤害: a.起重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由经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b.起吊电机时,应绑牢,吊钩挂在电机的重心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 c.起吊前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品的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进行试起吊;重物稍一离开支撑物,就须再检查悬吊及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继续起吊; d.支吊架应连接牢固,无摇晃摆动现象; e.专用起吊工具和钢丝绳使用前应认真检查,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工具和钢丝绳; f.手动葫芦无负荷上升时有棘爪声,下降时制动正常。 7、车辆伤害: a.工作现场使用叉车、电瓶车等车辆时必须持证上岗。 b.使用各种车辆进行现场的检修工作时,必须遵守相关的车辆管理规定。 8、爆炸伤害: 进入氢系统的工作区域工作时: a.检查工作地点不得有易燃物品。 b.工作前测氢检查,合格后方可工。 c.进入氢气区域鞋底不准有铁钉子。 d.工作结束后,清理现场不留火种。 e.必须使用铜制工具或工具抹黄油。 进行磨煤机等制粉系统工作时: a.工作前必须彻底清除工作区域的煤粉。 b.有动火作业时,工作现场应有足够的通风,降低的煤粉浓度。 c.工作结束后,清理现场不留火种。 进行油罐区及燃油系统系统的检修工作时: a.工作区域的油系统完全隔离,油气彻底排空,同时要加强工作区域的通风,防止油气积聚。 b.工作结束后,清理现场不留火种。 c.工作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9、灼烫伤: a.更换轴承、对轮加热时,不得接触加热部件。 b.使用喷灯时火焰严禁对人、设备,经过加热后的物品、材料需妥善看管,以免烫伤其他人。 10、大风: a.在大风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吊装作业。 b.在大风天气时,应及时对现场的架子等临时平台进行加固,防止倒塌。人员尽量不要在临时平台附近长时间逗留。 11、高温: a.进行高温设备或者高温区域的工作时,必须按要求着装。 b.接触局部高温物体时,应戴手套。作业人员禁止接触尚未冷却的零部件。 c.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的停留在可能受到高温伤害的地方,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停留时,应做好安全措施。 12、粉尘: a.正确使用防尘口罩。 b.保持容器内良好通风,必要时要戴防护眼镜。 13、中毒: a.进入油箱、化学制品储罐等容器内工作时,应打开容器的人口门,放净有害气体。 b.在容器内部进行工作的人员,应根据身体条件轮换工作与休息。 c.进行作业时,应加强通风并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过滤器外能看到作业人员的地方。 d.进入储酸(碱)罐进行作业前,应进行彻底的冲洗和置换,具备条件时可用小动物进行试验。 e.进行防腐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戴口罩,并加强通风。 14、窒息: a.进入容器内部进行作业的人员,应根据身体条件轮换工作与休息,工作时间不能过长。 b.进入孔、洞内作业前必须进行通风放气 c.加强卸酸碱泵房通风,作业人员避免长时间在泵房内逗留。 d.酸碱管路漏泄处理时,应戴好防毒面具. e.工作过程中,如发现头晕、呼吸困难,立即停止马上撤离现场,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其中一人在外边监护。 15、腐蚀: a.进行EH油、腐蚀性化学药品的搬运、灌装时要防止漏、撒,工作过程中溅碰到周围设备、电缆、管路、地面上时,应及时擦拭干净。 16、潮湿: a.不能使用因潮湿绝缘不合格的电焊工具、电动工具。 b.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带电作业,必须进入潮湿的工作区域带电工作时,必须按要求着装,穿绝缘鞋,工作中注意验电。 c.在潮湿的电缆沟、洞内工作时使用12V行灯照明设备。 17、溺水: a.电缆沟、污水井内积水时,如须进人,需要测量水深,如有必要需将水排净。 b.如果需要在明渠等水域中作业,安排水性好的人员作业并设立救生人员,穿救生衣。并测试水深。 18、火灾: a .生产现场禁止吸烟。 b.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高温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 c.进行焊割工作,及时清理周围的可燃物,不准将正在燃烧中的割把放下如有必要先应先将火焰熄灭。 d.工作现场应准备好灭火器。 e.重大动火工作时,工作现场必须安排本部门义务消防员进行配合。 19、照明不足: a.现场照明应充足,进入设备内部检修时,要设置行灯进行照明。 b.需要夜间工作时要保证工作区域和通道有足够的照明,同时要加强监护。 20、误碰生产设备: a.对照工作票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和工作地点。 b.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周围工作环境。 c.工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及其控制回路,设备图纸符合现场实际。 d.工作时应注意周围的端子排,按钮、开关、手轮,防止误碰。 21、接错线: a.热控、电气设备相关回路拆线时作好标记,接线时核对标记无误后方可接线。 b.接配线应认真核对图纸,实际接线应与图纸相符,并做好标记。 22、走错间隔: a.停送电、试验工作必须两人以上进行,不准单独进行。 b.工作前必须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并进行呼唱。 c.工作地点转移后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 23、电气设备接地短路: a.电气设备拆接线时,必须先停电,如需带电作业,必须做好防止短路措施。 24、施工办法失误带来的伤害或设备异常: a.施工方前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制定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安全措施。 b.作业中应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统筹安排,加强与其他专业、人员的配合。 25、身体不适带来的危险: a.保证工作前不饮酒,休息充足,状态良好。 b.工作中感觉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作业。 26、情绪波动带来的危险: a.保持思想稳定,工作时精力集中。 27、技术水平及能力不足带来的危险: a.进行检修工作时必须安排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俱佳的工作人员。 28、污染: a.煤、粉、灰、化、油系统进行检修工作时,及时将产生或者隔离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清理,堆放到指定地点或者回收,禁止任意排放。 |
|||||||
是否已全部交底清楚 | 是( )否( ) | ||||||
需要说明的问题: | |||||||
发电部部长签字 | 发电部交底人 | ||||||
安装方、调试方、力源公司负责人、大唐保运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签字 | |||||||
被交底人声明:以上作业危险点和安全防范措施我已经清楚
被交底人签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