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名称 | xxxxxxx项目 | 工程编号 | |||
工程完成时限 | 年 月 日 | 项目接收日期 | 年 月 日 | ||
工程项目部交底负责人 | 施工队接收人 | ||||
要求:1. 按设计图纸施工 2. 工程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3. 工程须严格执行中国电信集团“通信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范” |
|||||
施工队负责人 | 班组接收负责人 | ||||
要求:1. 按设计图纸施工 2. 工程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3. 工程须严格执行中国电信集团“通信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范” |
|||||
班组交底负责人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接收人 |
|
|||
要求: 一、 安全交底 详见中国电信集团“通信设备安装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范” 工程施工中特别要做好以下几点: 1. 施工人员须佩戴电工证、机房出入证、工作证。 2. 施工人员须佩戴个人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安全带等。; 3. 施工人员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电动工具、电源插座等必备工具性能是否良好,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4. 带电割接时必须注意安全,做好绝缘保护措施。 5. 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扣好安全带;作业时应将工具、材料安全放置,严禁在高处摆放太多的工具、材料;登高时,人于工具、材料先上;下来时,人于工具、材料后下。 6. 使用叉车时,严禁高速急转穹行驶, 起升或下降货物等, 起重架下绝对禁止有人;严禁停车后让发动机空转而无人看管,更不允许将货物吊于空中而驾驶员离开驾驶位置。 7. 电池安装时,应小心搬运,以免电池摔落,发生爆炸事故。 8.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严格遵照客户指定的“机房管理办法”中的安全用电要求来使用电源。加电前一定要向 维中心打申请 告,得到批准后在监理和随工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加电作业。 二、 技术交底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备安装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范》 1、通信设备的安装必须以设计图纸为依据。 2、施工规范要求 (一)设备的安装 A、机架的安装: 1、机架安装位置、面朝向与机房设计平面图一致; 2、机架顶与上固定杆固定,每个机架至少安装一个支撑,连接的螺丝必须方向朝下并垂直拧紧; 3、机架的水平底误差每米不大于2mm,垂直都偏差上下不大于5mm; 4、机架与地面绝缘,机架脚有绝缘朔料片,且机架与其他设备绝缘; 5、机架脚安装整齐并拧紧到地,整列机面在同一平面,机架上各种零件没有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上与原颜色相同的漆油; 6、机架内外无污迹、灰尘、杂物; 7、所有标签都采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标签,正确粘贴; 8、机架架位标签贴在机架正面上装饰条左边缘135mm的位置,列标签贴在机架侧面上装饰条中间与边框铝条对齐,与设计平面图相符。 B、电缆的布放: 1、布放的电缆的规格、截面、路由和位置符合设计规定,排列整齐,外皮无损伤; 2、电缆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电源电缆、信号电缆、总线电缆分离布放; 3、布放电缆不交叉,不堵住送风通道,电缆转弯处均匀圆滑; 4、电缆下线卡、转弯处、线槽尾端等边缘地方有胶皮保护,电缆处表整洁干净; 5、走道电缆必须绑扎,绑扎材料统一,线扣间距均匀,用麻线扎线时必须浸蜡; 6、架内电缆从里到外顺序为信号线、BUS、电源线、分开绑扎(大型机架); 7、电缆两段必须插接正确,插接部分紧密牢靠,接触良好,插蜡端子无折断弯曲现象(大型机架); 8、架内电源电缆、内部电缆、外部电缆分开绑扎,从里到外顺序为电源电缆、内部电缆、外部电缆(小型机架); 9、架内电缆:双层线槽,电源电缆走上层线槽,信号电缆、总线电缆走下层线槽,电源电缆单独走一条主线槽:单层线槽,电源电缆沿线槽两边布放(小型机架); 10、电缆插头位置正确,插头上螺丝拧紧,扭力矩在0.25-0.30NM之间(小型机架); 11、电缆排列整齐,两端的标签齐全,整洁美观。 C、设备接地 1、机房内直流工作地线排和交流保护地线排应分开,并分别接一条截面积大于等于95平方毫米母地线接入大楼总地线排 2、交换设备的加强地线必须先接到电源正极排 3、每个机架的地线连接成一个地 ,其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4、机架的接地用50平方毫米地线牢固的接在地线卡上,铜心不外露,接地处铜线部分为50mm,尾部胶皮部分为20mm 5、所有的接地连接件两点压接 6、机架间的层板互连地线连接牢固,抗拉力大于50牛顿,机框上连出的小地线牢固的连在机架层板上(大型机架) 7、相邻机架间地连接杆与机架接触良好;机架门、侧盖板和后盖的小地线两头接触良好,抗拉力不小于2.5牛顿;门上小地线接在机架的一侧卡在机架外侧的接线柱上(小型机架) 8、连接到机架侧的地线压接牢固,扭矩为10正负NM,线耳的检测孔可见铜芯(小型机架) 9、主干地线布放在架顶支撑(连接)杆的凹槽内,等距离绑扎,外表干净无损伤 D、电缆接头制作 1、电缆线在插针上的芯线部分(0.4mm时)为6-7圈,胶皮部分为1-2圈,圈与圈之间紧密,无重叠,无缝隙 2、绕线不能驳接,尾端应圆滑无上翘,走线路由不交叉,芯线不能有损伤,绕线不能有损伤,绕线的插针不能为断或歪扭 3、电缆接头压接牢固,两点压接,压接铜套与线径相同且压接后接头不变形,铜线不外露,无损伤 4、热缩套管收缩紧固,外表光滑无破损,上下扎束 5、焊点光滑、平整、无气泡,无虚焊、漏焊 E、机框、电路板的安装 1、机架上配有一个防静电手镯,机框安装位置与C-文件相符 2、机框安装到位,固定螺丝齐全,扭矩不小于3NM(大型机架) 3、机框安装到位,固定螺丝齐全,扭矩不小于11NM(小型机架) 4、所有机框上的功能标签或产品编号正确清晰 5、电路板型号、安装位置与C-文件相符且无弯曲、爆裂现象 (二)、电缆布放、模块安装 1、电缆的规格、路由、位置、截面与设计文件相符; 2、电缆排列整齐,转弯出均匀圆滑,绑扎后的电缆紧密靠拢,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扎带头剪切平整; 3、电缆外表整齐、光滑、无破损,跨过不平或锋利地主有做好保护; 4、交流电缆、直流电缆、信号电缆分槽布放; 5、每根电缆采用整段线料,所有电缆压接件两点压接; 6、各种模块数量、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 (三)、熔丝开关、标签 1、接小型机架设备,直流输出开关采用10A;接大型机架设备,直流输出开关采用32A;其余熔丝供电开关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或设计要求,且熔丝开关接触牢固,卡接到位; 2、所有电池、电缆两端、开关、熔丝有清晰、正确的标签、直流电缆要注明正、负极及用颜色区分; 3、交流电缆用不同颜色的电缆或热缩套管区分顺序,交流屏有危险指示。 (四)、设备其它部件安装参见厂家安装手册。 (五)、软件数据调测 1. 根据设计文件、数据配置规范,确定设备调测方案。 2. 设备加电操作,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备加电流程和规范操作,加电前必须要清理机架杂物,用万用表仔细测试各接线端子通断路状况,机房用电电压电流处于额定稳定状态符合规范才能加电。 3. 注意做好需与设备、DDF架、ODF架相连的测试仪表、手提电脑等的接地处理。 4. 在设备初次开局加载数据时,要仔细检查各软硬件版本匹配情况,测试各种性能指标是否达标,并做好详细记录工作,保存测试记录。在下发数据配置时,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数据配置规范进行配置。并测试保护倒换功能。 5. 编写测试 告并存档。 三、 质量交底: 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每一工序需按上述各技术要求为质量点,施工人员的操作程序、操作质量需符合公司ISO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质量规程,整个工程的质量最终以《通信电源工程验收规范》为质量检验标准,各级相关人员做好“自/复检”、“工程验收”工作,填写好“施工周志”,确保整个工程质量达到客户及公司要求。 本工程施工重点是设备的充放电和容量性能要符合工程设计和厂家的指标要求,保证设备运行的完好性。难点就是控制电池在搬运、测试和割接时的安全,避免损坏电池或影响在用业务的正常运作。 |
|||||
☆四、特别注意事项: 1、设备加电:加电之前需通过用电申请,施工前必须再次核实各级熔丝(开关)规格,插拔电源保险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核实电源系统是否满足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必须反馈设计单位,重新制定方案,再次获得用电批准后方可实施。设备应保持良好接地,逐级送电。涉电作业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并由专业人员操作,作业人员应取下手表、戒指、项链等金属饰品,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螺丝钉、垫片、铜屑等金属材料掉落引起短路。 2、业务割接:应制定完整的割接方案和应急预案,按割接流程申 并获得通过后,按批复时间、步骤做好数据备份,进行割接或拆旧作业,割接后应检测数据是否正常再接入 络。 3、设备安装:现场施工应按设计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启动、关停、拆除、移动设备,插拔线缆通路等。不得随意关断电源开关。电池上严禁摆放钢尺或其它金属物。必须遵守安全规范,操作时严禁佩带手表、手链、手镯、戒指等易导电物体,在带电的设备中及机架顶操作时,作业人员应取下金属饰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金属物品掉落引起短路。 4、电路板扩容:对电路板和其他敏感电路元件操作前必须保持手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对需要人手直接接触的板卡或设备、仪器,需事先将防静电手镯佩戴好,避免造成板卡等设备组件短路烧坏。 5、线缆布放:布放电缆时不能踩踏线梯、线缆、机架,应小心布放和编扎,线缆布放应垂直,中间不得有接头。 6、现场施工环境:注意减少灰尘,在施工后应做好现场的清洁工作。 7、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扣好安全带;作业时应将工具、材料安全放置,严禁在高处摆放太多的工具、材料;登高时,人于工具、材料先上;下来时,人于工具、材料后下。 |
|||||
施工人员签名: |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