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全球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
任玉桐盛赞高交会几乎成了“机器人王国”。他探访高交会时发现,会场上大量项目都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
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加速迭代
智能运输车在今年的高交会场馆内穿梭,无论是食品加工还是工业制造,都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而医用行业,不论是普通的外科手术,还是复杂的神经系统手术,机器人都有参与。不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有企业带着无人货物运输船前来参展,海航科技推出的集自动控制、环境感知和远程操控于一体的无人货物运输船,让人“脑洞大开”。
机器人正从传统的机械人向更聪明、更智慧的方向发展,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加速迭代正成为趋势,人工智能甚至已经成为机器人技术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今年高交会上,英特尔携一系列新品发布,“产品迭代速度正在加快。”英特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战略合作总监张志斌表示,今年最大的变化,是人工智能技术让业内人士开始用来解决机器人不够聪明、不够自主的问题。
今年的高交会上机器人新品迭出。从做机器人重要零部件之一的传感器转做机器人整机的佳顺智能透露,今年推出了磁导移动机器人、激光导航移动机器人,以及移动机器人系统和配件等多个新品。智能早教、智能陪伴等服务机器人,也在加速更新换代。
深圳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借力历年高交会和政府扶持,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7000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机器人产业产值787亿元,同比增长24.92%,工业增加值288亿元,同比增长26.87%。工业机器人更是迅猛增长,产业产值564亿元,占机器人产业产值的71.69%。深圳市机器人全产业链逐步完善、市场辐射能力逐步增强、产业应用特点日趋显著。
机器人产业发展如何更上层楼?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突破非常重要。任玉桐透露,建议加强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培育。在高交会“智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2017中国先进制造业论坛”上,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执行会长徐志根对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充满期待,他认为未来需要助力机器人国产自主技术的突破和加快市场拓展。据悉,业内已在开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国内标准制定,以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
“机器人更高端更智能更柔性,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任玉桐看来,工业机器人未来会更柔性化,但目前许多工厂由于柔性化达不到要求,还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比如,做固定的线路板插件,机器臂能做到智能化,而有大有小的线路板插件,就难以实现自动化。如何柔性化?任玉桐认为这需要机器人能读取数据,同时通过学习后来自动适应产品加工需求,但目前还做不到,因此,更加灵活地驱动机器臂,仍需假以时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