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潮流涌动 锂电行业格局将重构

  11月23日,在广东汕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ABEC2017,锂电“达沃斯”)上,锂电“达沃斯”组委会秘书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在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下,双积分政策的实施、禁售燃油车提上日程、充电桩及电力资源配置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与成本下降,储能产业迎来成长期”,他认为,在此背景下,电池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都将极大提升。

智能化潮流涌动 锂电行业格局将重构

  
龙头企业掀起智能化潮流

  10月16日,在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北方奥钛、孚能科技、妙盛动力、亿纬锂能、银隆新能源、比克电池和青海时代新能源等7家锂电池产业链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钛酸锂电池数字化车间、钛酸锂材料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入围。
  
  试点示范项目重点围绕五种智能制造模式,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其中,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条件包括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 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新技术创新应用要素条件主要是工业互联 和人工智能。
  
  随着消费市场对高性能、高品质、高性价比动力电池需求的提升,提高动力电池的智能制造水平成为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任务,在政策与市场的推动下,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掀起智能化制造潮流。
  
  作为以电池起家的老牌企业,比亚迪长期坚持利用互联 信息技术、智能化的先进管理方法等来提升制造水平,其高度自动化规模化的电池工厂一直广受认可。目前,比亚迪正在加快布局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步伐。近日,比亚迪集团单独设立汽车生态研究院,意在从战略高度增强智能化布局。
  
  宁德时代每年投入超过销售总额的5%用于科技研发,涵盖材料研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分析、智能制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各个领域。安全、卓越性能、长寿命、低成本及清洁制造,是宁德时代智造的五大黄金法则。
  
  沃特玛智慧工厂于2016年11月正式投产,沃特玛新打造的全新动力电池自动化pack车间,也称为沃特玛智慧工厂,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通过云数据处理实现以机带人的自动化作业,形成集数据、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体系,11月中旬正式投产。
  
  “2015年开始,比克电池已经开始推动智造制造升级,进行动力电池智能生产制造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管控的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并取得一定成绩。”比克电池副总裁、3C事业部总经理滕鑫在第五届锂电“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基于互联 +及大数据的智能制造体系,比克电池推动动力电池制造的智能化,实现智能工厂的建设,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比克电池深圳及郑州基地均可实现日产达100万支动力电池,平均每条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130颗电池,而每条生产线在生产流程中只需30人。
  
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明年将不足50家

  于清教预计,2018年在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在细分领域,锂、钴、镍、铝箔、铜箔等原材料价格的上升趋势将加剧资源的争夺战;正极材料在向高镍多元发展,同时也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负极材料市场长期寡头竞争,价格战竞争态势或仍将持续;而电池材料技术方案的变更,也将继续导致电解液销售增幅放缓;隔膜行业则仍面临低端产能过剩严重的局面,干法隔膜价格大幅下降,湿法隔膜产能释放仍较缓慢;BMS行业的洗牌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第三方BMS及电池PACK企业生存空间将不断受到挑战;设备企业也亟待走出市场规模小、设备性能不稳定、回款周期长等困境。而在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随着合资政策的大反转,自主品牌将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子冬在本次论坛的演讲 告中分析道:“2015年,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是450家,2016年,下降到240家,今年继续下降到96家,明年还会下降一半。”这样看来,到2018年,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将不足50家。
  
锂电行业格局将重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7年12月2日 上午6:07
下一篇 2017年12月2日 上午6:1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