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恶性循环”难改,乱象靠谁终结?

  只剩不到一个月就要2018年了。相较去年,2017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第一,在投资扩产、并购重组热潮下,龙头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第二,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元锂电池市场应用将大增。

 

 

  国家在未来将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都要积极参与到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中。电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能将电池标准尽可能统一,并建立统一的动力电池生产编码标准,则可以降低后期回收难度,实现电池的可追溯性。
 
  同样,车企在产品销售和售后环节中,也应该让电动汽车在二手车市场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流通,比如采用一定的激励方式避免电池流向非正规处理企业。
 
  总之,只有全产业链联动,才能盘活动力电池回收这盘棋。
 
  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说,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目前电池回收模式尚不明确的背景下,想要建立完整的电池回收产业链需要技术、市场和政策共同来推动。
 
二、政府+企业共同推进产业链建设
 
  随着新能源汽车 废潮即将来临,动力电池循环与梯次利用纳入工信部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产业链爆发指日可待。同时,废旧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成套装备被纳入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意见稿正在公开征集意见,整个市场有望更加井然有序。
 
 1 .国家对电池回收先后出台相关政策

  2016年12月1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 络。
 
  2017年11月14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征求意见稿),共140个项目入围,其中包括废旧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成套装备与废旧电池(含镍钴锰)资源循环利用成套装备两项。
 
  2017年12月,《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将正式开始实施,行业规范确立后更多企业将参与到相关业务中来。

动力电池回收“恶性循环”难改,乱象靠谁终结?

 
2. 动力电池回收三码合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7年12月7日 上午6:47
下一篇 2017年12月7日 上午7:2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