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教授再谈智慧供应链金融:智慧意味着什么?赋能到底赋了什么?企业如何去赋能?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教授在2017产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上分享了以“智慧供应链金融,技术赋能的产融生态”为主题的演讲,他说,“通过智慧供应链金融,提升产业生态、提升金融生态,最后实现供应链生态的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透明化。”那么,智慧意味着什么?赋能到底赋了什么?企业如何去赋能?智慧供应链金融的趋势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宋华教授怎么说……

  “通过智慧供应链金融,提升产业生态、提升金融生态,最后实现供应链生态的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透明化。”宋华教授说道。

  那么,智慧意味着什么?第一,提升产业生态;第二,提升金融生态。最后实现供应链生态的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透明化。在平台建设上搭建、依托产业供应链生态、利用物联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产生金融生态,从而实现产融生态有机、有序、有效发展的体系(Smart-Supply Chain Finance)。
 
  金融科技生态目前面临的挑战:1、数据没有整合;2、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数据没有用;过度神话技术的作用,缺乏业务和技术的融合;3、缺乏标准、数据模型不够成熟、数据质量缺乏治理。
 
  智慧供应链金融需要真正理解、掌握供应链,利用真正的金融科技,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数据。如何定位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角色?必须明白两点:第一,我们只做产业信用的传递者,第二,我们只做产业资金的促进者(做风险管理,让资金供应者掌握风险)。

宋华教授再谈智慧供应链金融:智慧意味着什么?赋能到底赋了什么?企业如何去赋能?

以下是宋华教授的主要演讲内容:

  本次分享的话题是智慧供应链金融科技赋能的产业形态。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分享:第一,智慧意味着什么?第二,赋能究竟赋的是什么?第三,如何赋能?第四,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智慧意味着什么?

宋华教授再谈智慧供应链金融:智慧意味着什么?赋能到底赋了什么?企业如何去赋能?

  第一,关于“数字平台”,数字平台是尚未建立整个供应链业务的数据仓库,没有整合前台业务运营数据和后台管理数据,我们每一个分子公司都有数据,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数据没有实现整合,没有整合的数据能力一定是很弱的。有人说,我有运输数据,我有这个数据…..就可以做什么,一个单一维度的数据怎么可能支撑金融数据呢?
 
  第二,关于“技术”,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金融科技论坛都说我们的区块链怎么好,技术多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神化技术,不要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单纯去说某个技术没有意义,技术如何潜入到供应链流程中,产生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是最重要的。我们先要研究产业,单纯说技术没有意义。
 
  第三,关于“保障”,这个保障是技术平台建设的标准问题,如果我们的技术标准都没有实现,怎么让技术赋能,还有就是数据质量治理的问题,数据质量也很重要,要看有没有数据掺假。
 
  有两句话很重要,第一句话,靠供应链真正的拥有数据,B2B和B2C完全是两回事,很多人都说自己有数据,消费金融也许存在,供应链金融不是这样,供应链金融是当你真正掌握理解供应链,你才真正拥有数据。第二句话,靠金融科技拥有真正的数据。这两个真正不一样,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考量,千万不要被风投驱使,所以,我们一定要回到产业里面。
 
  我们在做智慧供应链金融时,如何定位?我们是产业信用的传递者,请注意,你不是产业信用的创造者,创造者是供应商和分销商等。我们的定位也是产业资金的促进者,不是提供方,千万不要去做提供方。资金提供方是基金、银行、受管理的基金提供方,我们可以做产业资金的促进者,让投资者了解管理风险,这个定位一定不要改变。这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话题,以上是我要讲的问题,智慧供应链金融智慧在哪。

 

赋能的赋到底赋了什么能

  这就回归到我曾经讲的天平理论,金融的本质核心在于风控,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风控,要把握信用的梁,天平的两端装的是资金和资产,赋的是什么能?两个方法,底层交互客观化,末端业务自治化,资金可以赋什么能,债项结构客观化,主体信用自治化。

如何去赋能?

 

  如何去赋能?用什么方法?我个人认为是SMART,S是服务价值的体现,这是手段的起源;M是多主体建构的生态;A是赋能的金融供应链;R是负责任的供应链金融;T是交易与金融链的资产整合。
 
  第一,服务价值的实现。不管我们是不是智能供应链金融,一定是帮别人实现价值,这里面就有几个价值我觉得很重要。第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我们的供应商、客户缺钱,怎么通过金融科技实实在在帮人家降低成本,这是我们的使命;第二步,平衡利润和现金流,我经常讲供应链金融不是供应链融资,这只是一小部分,供应链金融做到最后是信息流的加速,你要平衡利润和现金流,这非常重要。最终我们要实现的价值是优化我们的行业,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这是我们的天职和使命。
 
  第二,多主体建构的生态。这个生态我们一定要想清楚主体结构。其一,供应链的上下游,我们有专业性的平台出现,它是平台服务商,汇集汇总供应链运营中的结构性数据以及非结构性数据,根据汇总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服务。其二,要有分工合作的思维,有的企业做供应链一定要注意,不要有江湖思维,大家一定要有机分工,这才是能够推动下去的金融。举个例子,像厦门的联合包装 实际上是把所有产业中的所有企业,把大家的产业整合起来,以小变大,以大变小,这种是我们鼓励的,这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还比如欧冶云商,欧冶真正实现了生态化的整合。
 
  其三,ABC赋能的供应链金融。我个人认为,赋能一定要实现融合性技术,单一技术不可能做到赋能,它需要我们的大数据和互联 ,才能形成体系化的技术来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的人会神话技术,但技术一定要融合,综合技术才能推动供应链技术的发展。

  其四,负责任的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一定有利于推动金字塔底部的发展,意味着运用科技赋能,帮助实现金字塔底部的群体进入到供应链运营过程,实现合作,表现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社会创业企业的支持以及对农业产业链的优化。
 
  但是说到这,底部一定是有潜力的,但因为在底部没有得到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普惠,有潜力的人才是我们可以服务的人。供应链金融有利于推动绿色可循环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下一步可能要做到的事情,我举个例子,前一阵在和蚂蚁金服交流,他们的确开始通过各种技术来支持有能力的屌丝发展,还有找铅 真正把供应链金融运用到铅循环业务。
 
  其五,交易与金融的高效整合。供应链金融到最后一定要两端同时创新,他们的特点是特色供应链+互联 +金融供应链,这两端的供应链结合就是我们蓬勃发展的核心,我们一定要解决产业发展中资金融通,还有平台要解决实业产业整合,最典型的就是中企云链的云信,它拉动了我们的产业发展,还有TCL简单汇的金单,这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大家都在推动发展。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和预判

  第一,供应链金融逐渐从龙头企业向专业化平台推动。大企业做供应链金融特别容易耍流氓,延长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还要给人家做供应链金融,所以我说大企业做供应链金融,一定要规范好,首先,请你做你的下游,不要做一级供应商,其次,真做上游也不要做一级供应商,你去做他的订单融资你敢不敢,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问题。随着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的逐步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形式逐渐脱离以核心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转向以专业化的平台为中心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化的供应链金融是通过独立、专业的服务平台将众多的产业企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参与方整合在了一起,能够更为有效地形成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避免了某些核心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名义实质上盘剥供应商的嫌疑。
 
  第二,金融科技成为推动供应链发展,以及金融纵深发展的关键。我总说不要神话技术,但不是说技术不重要。
 
  第三,数字资产将成为智慧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数字资产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智慧供应链金融一定是数字和信息使用的边际成本为0,只有这两个边际成本为0的时候,才是非常核心的竞争力。
 
  第四,金融创新将伴随产业生态的发展而发展,我们需要产品组合来共同赋予我们产业生态。
 
  第五,智慧供应链金融将越来越强调可持续、均衡发展问题。
 
  以上,是我对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预判,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7年12月30日 上午6:23
下一篇 2017年12月30日 上午7:2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