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除了经常听到的下棋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研发人员还在致力于让更多想象中的机器人成为现实,自动驾驶摩托车机器人、“毫米级”微型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生物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出现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这不禁让人感慨,未来已来。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演进,让机器人这一未来“物种”正在步入我们的生活。除了经常听到的下棋机器人、聊天机器人,研发人员还在致力于让更多想象中的机器人成为现实,自动驾驶摩托车机器人、“毫米级”微型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生物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出现让我们充分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这不禁让人感慨,未来已来。
全自动摩托车驾驶机器人
如果说机器人下棋已经见怪不怪了,那么机器人驾驶摩托车,绝对会让人有眼前一亮、脑洞大开的感觉。
据BBC 道,去年9月份在美国加州萨克拉门托山谷的雷山赛道上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决——人与机器人进行摩托车大赛。在这场比赛中,一个蓝色的人形机器人驾驶摩托车像其他职业赛车选手一样,轻松挑战弯道。
这个全自动摩托车驾驶机器人的代号是Motobot 2。0,其始于2014年日本摩托车制造商雅马哈的“moonshot”项目。这个项目旨在打造“能够自主驾驶摩托车的仿人机器人”。
Motobot 2。0的研发团队正在挑战时速200公里这个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需要极高的预视计算能力,计算必须在1/1000秒内完成,而任何微小的错误将被放大。”Yamaha Motor Ventures & Laboratory Silicon Valley首席执行官Hiroshi Saijou表示,这样才能证明Motobot的能力优于人类。
仿生机器动物
日本设计师杉原博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些仿生机器动物,这些机器动物能够像真正的生物一样行走。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救援人员正在某倒塌的建筑物中进行搜救,他们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小的气瓶,将它放在废墟入口处,打开开关。这个气瓶的一端就会伸出一根卷须,也就是蛇形救援机器人,它可以进入石块和泥土的缝隙中,快速生长,而救援人员通过卷须顶端的摄像头,就可以看到废墟下面的真实情况,从而制定救援策略。
当然,这些还仅仅只是一个设想,研发人员正在不断优化相关技术,让这一设想变成可能。
微型机器人
微型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体型非常小的机器人,究竟有多小呢?今天的研发人员正在研发“毫米级”微型机器人。
据外媒 道,国外的研究人员正在全力研发可以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完成包括跳跃、爬行等在内的复杂动作,从而将药物等送到人体的指定位置。据悉,这款机器人的创意来自于毛毛虫,其具备一些水母的特征,不仅可以行走,还可以攀爬、跳跃,甚至游动,可以适应潮湿以及干燥环境。
另一款名为milliDelta的微型机器人的灵感则来自于立体书和折纸,由哈佛大学Wyss生物创新工程研究所和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Robert Wood团队研发,借助微制造法,milliDelta机器人的尺寸仅为15mm×15mm×20mm,差不多就是一枚硬币的大小。得益于“小身材”,milliDelta可以胜任制造业和医药行业中一系列需要精密操控的任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