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中国人工智能有望在行业应用上全球领先

  人工智能如同之前的“互联 +”、“数字化”一样,正迅速席卷多个行业。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年带来的多份议案都与人工智能有关。“我今年关于人工智能的一项建议,就是加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让人工智能走下神坛。人工智能也许在两三年后,就变成一个常规技术了。”刘庆峰直言。

  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2018年,人工智能第二次写入政府工作 告,继续对外释放政策支持鼓励的积极信号。

  早在去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人工智能的布局发展做出全面的设计,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今年带来《关于大力发展行业智能的建议》,指出人工智能一定要与行业结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业智能,才能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快速融合。

  而随着人工智能站上风口,相关企业、人才都变得紧俏。“确实存在人才的短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工资比硅谷、英国要高很多。人工智能并不是少数人才能学会,我们需要建立人工智能的培养体系。”刘庆峰表示。

  在国务院规划中,除了要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还提出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等。

  刘庆峰今年带来了《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建议在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中广泛开设人工智能通选课、开设人工智能与相关专业的复合专业,国家相关部委联合支持“人工智能尖端人才培养计划”,并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研究与融合创新应用进行定向支持等。

  “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在现有数学、计算机和通讯专业基础上,增加数论有关数学知识,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就能迅速进入到人工智能领域。”刘庆峰表示。

  通过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刘庆峰认为能让人工智能“走下神坛”——优秀的大学生,增加一年左右的课程,就能变成现在有点遥不可及的人工智能人才;再过两三年,人工智能可能就跟原来的芯片一样,早前会做芯片就是“大神”,现在做芯片已经是常规技术。

行业应用有望领跑

  2006年,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主流算法作为源头核心技术,引领了这波人工智能发展热潮。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上的突破,则有更多可能。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行业的应用,能带来现实的改变。

  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层出不穷,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其实并不够“智能”,基于人类各种具体需求,有些智能产品并不能解决问题。

  2018年政府工作 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

  他进一步指出,在产业应用上,并不是谁发明原理,就可以一直在产业应用中做到最好。中国拥有最多的用户群体、拥有海量数据,政府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上的决心大、调动资源的能力强,这是中国的优势。

  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核心战略就是两条。首先,源头技术想办法,在国际上掌握制高点,尽快并跑,并且争取领跑。其次,踏踏实实地用技术实现具体应用,通过数据驱动的比较优势,获得自我造血能力,在全球形成产业优势。通过这两条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自我更迭,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会有光明的未来。

  “现在不是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不行,而是技术需要时间来打磨落地。我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全球竞争主要是中美之间,由于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特点,中国会率先胜出。未来3到5年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格局将会确定,如教育、医疗、政法、养老这些行业,我相信中国会走在全世界前面。”刘庆峰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8年3月7日 上午7:13
下一篇 2018年3月7日 上午7:1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