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物流赋能未来零售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3日与3月5日开幕。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 告》中多次提及快递物流及相关产业发展。在两会期间,围绕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快递物流如何实现更好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来自各界代表热议的话题。

用智慧物流赋能未来零售

以下为3月13日出版的《中国企业 》专访全文:

  以技术为驱动力的互联 生态正在重构商业世界的逻辑。

  在新零售的大趋势下,消费和流通正在发生变革,一批以技术为核心的物流公司正在崛起,并试图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物流的运营模式,用智慧物流赋能未来零售。

  近日,创立于2006年的电子商务仓配企业——上海发 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 物流”)创始人兼CEO李平义表示:“作为一家智慧型科技物流公司,发 物流目前在全国有70个仓库。依托强大的仓 体系、智能的配 体系,发 物流已实现全国多仓之间的智能分拨、订单智能调度等。当收到消费者的订单后,系统会自动匹配相应的快递来进行配送,以实现速度最快、服务最好、成本最优。”在柔性化的智能物流布局方面,发 物流已迈出一大步。

技术成最大驱动力

  中国物流行业波澜起伏,快递公司纷纷上市,行业也从最初的竞争走向了协同。日均量10亿包裹的时代来临。新零售时代,处理好每一件商品,服务好每一个消费者,成为物流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建立大规模的存储方案,提升存储效能;通过系统的算法优化流程设置,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这一切,都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技术实力。李平义表示,和传统的供应链企业相比,发 物流的整个IT系统和科技能力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

  发 物流以IT系统为核芯,自主研发出OMS、WMS、TMS、CWS,实现了企业供应链的系统集成及数据交换。依托强大的仓 体系、智能的配 体系、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发 物流已累计服务1000家客户,500个知名品牌商,覆盖近2亿消费者,仓储 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据透露,发 物流还将利用大数据算法,并结合视觉及图像识别等技术,记录商品在库的流通情况,提高仓内作业效率。

  谈及科技方面的投入,李平义透露,发 物流从成立到现在,公司研发人员规模一直保持在10%。目前,发 物流已经在布局柔性化的工业智能,基于大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在货品存储、识别、拣选等方面提供柔性化解决方案。发 物流还将基于消费端的数据,建立C2B的决策能力,服务B端客户,将服务前置。

  技术实力也成就了服务方面的优势和信心,流程的标准化及系统能力的稳定让大规模的复制成为可能。在“整个零售业的变革会以仓为节点,建立新的供应链服务体系”这样的判断下,发 物流于2016年开启了全国仓 计划,并将在2018年着手建立从线上到线下全渠道的供应链服务基础体系,帮助品牌商在全渠道售卖。据透露,2018年发 物流的仓库将增加到200个,2019年达到300个。而随着仓库规模的迅猛扩张,发 物流将实现从服务商到平台商的蝶变。

发力供应链金融服务

  李平义也谈到了供应链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些困难。“供应链企业在全国建立仓储物流中心需要用地,希望政府在土地政策上给予支持,不要在税收方面设限,仅因为企业税收不够,就给比较少的土地资源。政府应该换个角度来看,比如发 物流一年支持200亿元的销售额,支持相关客户产生了大量的收入和交易,对社会零售总额的帮助很大。”

  李平义还谈到银行信贷方面对供应链企业的支持不够。“供应链企业的仓库是租的,车是消耗性的,没有固定资产,在银行的信贷能力很弱,但涉及的资金流水很大。希望银行可以给这种创新性的科技物流企业信贷支持。”

  诚然,新物流时代已来,当下物流企业的需求也已发生变化,行业政策也需进行相应调整,以更好地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让物流企业在产业图谱上画下新的神奇曲线。

  未来,供应链渠道将变得越来越短,李平义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新的机会。在对行业变化的深刻洞察下,发 物流于2017年开始引入供应链金融合作伙伴蚂蚁金服、钱包金融等,基于仓的场景,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发 物流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李平义认为,“发 物流的仓库就是一个很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场景,能给品牌商或下游的快递企业、运输公司等提供金融支持,让商家更好的发展业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8年3月15日 上午8:51
下一篇 2018年3月15日 上午8:5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