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加快转向中高端 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应用市场

产量突破13万台 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应用市场

  机器人产业加快转向中高端

机器人产业加快转向中高端 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应用市场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势头依旧很猛,但产业热度出现减弱趋势。据峰会期间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以下简称“ 告”)显示,自2017年开始,机器人企业注册数量增长率相比2016年减少15个百分点。在受访的与会专家们看来,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盲目无序的发展以后,资本与创业者逐渐回归理性,市场趋于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迅猛发展。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已达232亿美元,同期中国市场规模约为62.8亿美元。2012年至2017年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率约为17%,同期中国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28%。中国工业机器人去年已突破13万台,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一。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部分技术已可形成规模化产品,并在某些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机器人产业的应用范围已向农业、电力等多领域拓展,资本市场对机器人的热情持续高涨,机器人发展步入‘黄金时代’。预计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超过600亿元。”赛迪顾问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此前发布的关于“2018年机器人产业发展及投资价值”的最新研究 告透露。

  不过,我国机器人产业也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6500余家,  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事实上,上述委员会此前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超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

  市场需求决定产业方向

  一般来说,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三类: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目前我国这三类机器人各有特点,亮点很多。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第一大国,全球比较大的机器人厂商都在中国设了分厂,甚至有不少制造厂的总部都搬到了中国。而对服务机器人来说,我国2016年市场规模仅达到10.3亿美元。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研究员刘进长表示,机器人产业“目前确实有些热,应该有选择地发展。机器人不是谁都能做的,这需要长期积累。当前市场上有不少的机器人厂是从其他领域转行过来的,这需要科学引导。”不过,刘进长也直言,“做了很多产品,卖不出去,才叫产能过剩。”在他看来,机器人产业还没有看到产能明显过剩的迹象,更何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需要更智能化的机器人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事实上,并非所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都是现阶段的“引爆点”。“未来三五年,机器人会在计算和感知领域爆发。”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此前预测。而在朱森第看来,市场的需要才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力度。“目前来看,当前机器人应用领域最广的还是汽车,其次是电子信息产业。”朱森第表示。

  强化引导和规范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对媒体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机器人制造领域,完善标准体系、健全检测认证、规范市场体系、促进公平竞争已成当务之急。

  事实上,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早在去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五年内形成我国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将着手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经历从数量扩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未来首先要推动机器人质量的提升,向中高端行业迈进。重点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充分利用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建国家机器人创新平台,突破人机交互,柔顺控制,功能仿生,智能感知等一类关键共性技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8年5月11日 下午11:36
下一篇 2018年5月12日 上午7:3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