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认为,C2M(顾客对工厂)是工业互联 与消费互联 融合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工业互联 尚未成熟,尚缺乏定制化生产能力,导致生产与需求脱节,在融合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积累以及工业互联 建设问题。
最大机会是全自动化AI
作为互联 领域的专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中国互联 创业环境为AI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使我国有望成为AI大国,为工业互联 发展积蓄了重要能量。
在创新工厂眼里,AI分为四种:互联 AI、基于大数据的商业应用、实体世界的智能化以及全自动化的AI。其中,全自动化的AI是跟工业连接最多的部分,“这个时候AI实现了自动化,而且能自主去判断去寻找它的路径,它有手有脚可以触摸、行动,我认为这是工业互联 最大的机会。”李开复表示。
在李开复看来,目前全自动化AI中美两国各有优势,“美国的技术更领先,但中国政策场景和落地更好,加上丰富的数据资源,让我国企业具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李开复指出。
“工业超级大脑”赋能
对于AI如何赋能工业互联 ,腾讯公司副总裁王龙给出了进一步解读。他说:“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实体资产数字化,AI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第一,AI的感知、交互、决策将会帮助工业企业更好地发现需求;第二,AI比人类灵活,如突然加班或变换生产工艺时AI可以帮助压缩生产和质检的环节;第三,当把线上线下融合,把生产制造环节线上化以后,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的商业机会。比如,通过物联 的技术或AI技术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大数据做上下游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进行指导决策。”
关于第三点原因,王龙提到,富士康的行业经验和数据资源无可替代,希望能把腾讯的优势力量和富士康的行业经验结合,打造一个真正的“工业超级大脑”赋能行业企业,助力“中国制造2025”。
不过,作为“中国制造2025”主力军的依然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型企业。如今即将转型为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也在利用AI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富士康未来将成为‘一家全球创新型的人工智能平台,而不只是一家制造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