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工厂很“聪明” 机器人忙工人“闲”

这座工厂很“聪明” 机器人忙工人“闲”

  原来,作为中国首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创维彩电“智能1号线”已成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样板工程,引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随着智能化的技术改造以及机器换人计划的实施,这家传统家电企业的智能工厂里,实现了人、机器、物料之间的有机连接,助力深圳智能制造及先进制造业提速。

“智能”仓库原料自动挑拣配送

  所有的努力,都化为现在的便捷智能。在“智能”仓库,带有“大脑”的工业机器人自动挑拣,有条不紊地运送制造原料;工人通过屏幕显示器,轻松查阅当天所需要的原料信息,全盘掌控哪种原材料需要进货,哪种原材料部件出现问题的概率增大,并及时调整原材料的进货进度。

5年完成240个机器人项目

  最令人称道的是,“智能1号线”生产线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智能机器人。这些外表各异的机器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执行副总裁、全球制造中心总经理王德辉说,这些成功研制的视觉检测设备推广至创维所有生产线,可节省200人以上,产生年效益1200万元以上。

  事实上,创维实施机器人战略以来,其自主创新团队相继攻克快速转机、高精度视觉检测、柔性生产线、多协议数据采集、可视化管理等一系列智能制造技术,拥有相关发明专利100件以上。据统计,2012年至2017年5年间,完成240个机器人项目,累计总投资3亿元,在实现产能翻番的前提下共节省3000人,自动化程度达30%以上,每年产生效益1.8亿元。

管理者可随时随地查验管理

  创维石岩基地“智能1号线”是国内第一条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彩电生产线,成为模组整机一体化、机芯、WiFi等点线整合的智能产线。

  创维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产线以人均效率最大化为目标,降低生产节拍,提高机器人利用率,同时通过双班生产弥补产能损失,实现日产效率和人均效率最大化。目前,“智能1号线”自动化设备配置40台,机器人换人率50%以上,优先采用机械手,机器人满足转机一键切换,部分岗位实现混线生产,生产效率提升45%。

  “同时,彩电行业内首条机芯智能产线实现了异型插件、自动点胶、自动检补焊、自动测试及AGV自动运输等功能。”该负责人说,整条生产线由40名作业人员减少至7人。“WiFi智能产线,实现了焊接、测试、组装、贴标等工序的自动化作业。”

  目前,创维智能工厂的生产效率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产品合格率达到99.6%,生产成本每年下降5%。创维通过“自动化+信息化”,让大数据说话,并长出“眼睛”。“如今,无论在何处,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APP了解智能生产情况,工时效率、计划达成率、质量等一览无余,消除信息孤岛,并结合有用信息探索更快捷的生产,制造更优质的产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8年7月24日 上午7:57
下一篇 2018年7月24日 上午8:0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