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省特检院)隶属于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由原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福建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于2007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是福建省特种设备法定检验机构。
一、历史沿革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由原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福建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于2007年7月10日合并组建成立。省特检院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七大类特种设备的第三方、公益性的法定检验检测机构,主要负责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并受省局委托开展省局负责的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安装、维修)单位的行政许可鉴定评审,以及负责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型式试验、工业锅炉能效测试等工作,是我省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的重要技术保障单位。成立以来,质量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实现了检验职责、综合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省领导、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原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先后20多次对省特检院服务重点项目、服务企业、民生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工作给予批示肯定。多次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国家质检总局、省局表彰,院本部和分院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四届)等各级各类创建荣誉60多项。
二、机构设置及队伍情况
福建省特检院目前下设7个设区市分院,20个内设管理和业务部门,2个经济实体。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院各类职工总数1090人(不含经济实体)专业技术人员886名,其中教授级高工14人,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63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71%;本科以上学历931人,其中博士及博士后8人、硕士研究生146人;持证检验检测人员761人,其中各类检验师460人,各类检验员301人,III级无损检测员47人,II级无损检测员267人。另外,省特检院还有2个全资经济实体,职工总数为217人。
三、职责履行情况
四、科技工作情况
五、中心建设情况
按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建成2个国家中心、1个大型特种设备实验培训基地和1个省中心,在建1个国家中心和4个省中心(基地),全院固定资产总额超过10亿元。
大型特种设备实验培训基地(连江),设址福州市连江县东湖镇,是目前国内硬件水平最优、配套设施最齐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基地。已能高水平开展10多个项目实训,电站锅炉及水处理模拟操作培训考试、电梯安装模拟训练、港口起重机械操作仿真训练等多个项目国内首创,承办全国起重机械检验员、全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员培训等大型培训活动,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前列。2016年获批“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2018年6月成为全国起重机械检验人员考试基地,2019年1月成为全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人员考试基地。
国家工业锅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2013年筹建,2016年5月通过资质认定评审,2020年1月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验收,是国内第一家批筹也是第一家通过验收的工业锅炉质检中心。主要开展锅炉质量、安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的检测与科研工作,现有锅炉能效测试、工业锅炉节能设计模拟仿真、锅炉节水与废水资源化利用等19个实验室,在能效测试、环保测试、残余应力测试、重金属检测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检验检测能力,在国内率先开展工业锅炉环保测试、汞金属测试、城市污泥掺烧等检测、科研项目。
国家阀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2011年筹建,2017年10月通过资质认定评审,2018年3月通过原质检总局验收,2019年12月通过型式试验机构论证评审。中心配备了包括蒸汽疏水阀、安全阀冷态性能、阀门流量流阻、阀门耐火等在内的11个专项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覆盖16大类阀门产品,仪器设备配置及综合能力建设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蒸汽疏水阀型式试验装置为国内首套,检测参数、自动化程度国内最高。
国家特种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座落在泉州市洛江区,2016年获批筹建省特种机器人质检中心,2018年3月原质检总局正式批筹国家特种机器人质检中心(福建)。作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特种机器人质检中心,中心是机器人检测、标准、培训、科研的重要基地,检测能力可覆盖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相关产品的整机及主要零部件,特别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库卡(机器人)学院”2018年11月挂牌,成为国内首家“库卡机器人授权认证学院”,是国内领先的机器人综合实训平台。2015年,省特检院成为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单位和全国特种作业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承担单位,曾钦达院长任工作组委员兼副秘书长。
另外,泉州分院省起重机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2018年12月通过验收,宁德分院省压力管道元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漳州分院省特殊钢和钢结构件质量检验中心、龙岩分院省专用车辆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南平分院武夷新区特种设备实验和作业人员实训基地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
六、实验室建设
设立材料科学、无损检测、机械电子及化学分析等四大类实验室。建有金相分析、应力腐蚀、化学分析、无损检测、残余应力测试、电梯健康监测、起重机健康监测、工业锅炉节能设计模拟仿真、蒸汽疏水阀、移动机器人地面运动性能等78个专业实验室,以及1个阀门检测站、8个安全阀校验站。拥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仪表设备11000余台套,价值超过4亿元。
拥有众多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仪器设备,如: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图像和元素分析;长距离管道超声导波聚焦检测系统,可针对架空管道等进行不拆保温层的100%快速检测;相控阵检测仪,实现对复杂几何形状材料的多角度扫查;高温高压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机,用于金属材料高温高压恒应力蠕变试验、高温高压恒速率拉伸试验、高温高压腐蚀疲劳试验,试样裂纹生长速度测量试验等;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测试系统,对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减速器的转速/扭矩、电机和齿轮单元的温度、加载力、环境温度和温度、动态倾覆力矩、动态径向载荷等进行测试;机器人伺服电机检测平台,用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的伺服电机各相关性能的检测,可对伺服电机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可任意设定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而且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式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交直流伺服电机进行性能评估,等等。
七、特色业务介绍
特种机器人质量检测与安全性检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质量检测。建成国内一流的特种机器人移动性、环境适应性、水下密封等实验室,以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性能等精密检测装置,为我省智能制造行业,乃至服务军民融合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锅炉节能、环保的检测,在全国同行率先开展汞金属、三氧化硫等的测试,在能效测试、环保测试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检测能力。
工业机器人培训,配置工业机器人30余台/套,除标准教学工作站与维修维护工作站外,还包括雕刻、焊接、上下料、分拣、码垛等应用工作站,可按不同学员类型,使用差异化专用培训课程,培养优秀的机器人的安装、维修维护和操作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另外,大型港口起重机作业人员培训可以开展模拟仿真培训。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性能评估,应用有限元分析和模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和无线应力测试等先进检测方法,对起重机各评定要素进行检测分析,做出单项检测结果及整机安全性能评价结论,并提供合理的整改和管理决策建议。
老旧电梯安全性能评估,利用先进仪器实施电梯风险源识别,基于失效模式剖析风险产生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为电梯调整、维修、改造或更新 废提供依据。
应用TOFD、超声相控阵、声发射、计算机射线成像系统CR/DR、红外热成像、在线金相等新检测技术,开展了成套石化装置安全技术评价,在线腐蚀监检测等无损检测业务,我院两位同志分别任全国无损检测考委会超声组、射线组主要成员。
国内率先开展车用LNG气瓶的不拆卸在线检验,无需拆装、清空气瓶,大大缩减LNG车辆停运的时间,降低停运损失,业务已拓展到江苏、内蒙古等省市。
八、综合管理情况
检验质量管理:建立了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基于风险的现场检验质量监督、“两级”质量分析会、“三级”检验技术培训、检验人员个人检验质量档案、质量奖惩等多项质量管理机制。2016年院本部通过“三体系”(ISO9001、ISO14000、 OHSAS18000 )认证,2017年7个分院全部通过“三体系”认证,质量管理水平居于国内同类机构前列。
信息化管理:我院从2005年开始成立信息中心,建立了行业专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全国少数拥有独立自主开发大型特种设备管理平台的检验机构。在全国特检机构中率先建设了电子资料 上 检系统,先后自主研发了核心监察、检验管理平台,并承接了国家总局、省局以及省内监管所需的多项信息化平台项目的研发工作。牵头负责原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科技发展战略与“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信息化编制,牵头或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制了《特种设备物联 系统数据交换技术规范》《特种设备追溯系统数据元》《特种设备公共数据接口规范》等多个国家、地方标准。牵头成立全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信息化专委会,我院是秘书处承担单位,曾钦达院长任常务副主任委员,信息化工作得到总局和全国同行的高度认可,并多次在全国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九、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院党委坚持“融入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坚持高标准推进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效能建设,工作成效明显提升。“党建主业”逐步落地落实。省特检院“三兵”党建机制(引导特检党员做“急难险重任务的排头兵,科研攻关的尖兵,遵纪守法的标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三常”做法(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融入平常)得到省局党组的肯定和推广。持续推进党建标准化,省直机关工委在我院召开党建标准化观摩会,省电视台“八闽党建”介绍经验做法。2019年,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实施“党建引领、项目带动”,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五个表率”(一是信念坚定,做学习提升的表率;二是履职尽责,做担当作为的表率;三是增强本领,做能力过硬的表率;四是践行文化,做感恩奉献的表率;五是勤政清廉,做作风过硬的表率),开展“身边特检人”先进典型宣传选树,党员干部进一步牢记初心使命,强化了担当作为,主题教育取得了“上下满意”的成效。
院纪委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强化政治引领作用,确保“三重一大”、党委议事规则、民主集中制等制度的贯彻落实。两级监察室围绕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以全面规范为引领,优化工作作风;持续完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落实“两个责任”;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权重,促进逐级压实责任;建立“一月一主题 一月一监督”督查机制,狠抓职责履行;突出关口前移,着重监督预防,主动抓早抓小,推进检验质量与服务问题廉政倒查;落深落细落实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特检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完备,做到制度“常修常新”,长效机制与时俱进。党建及相关工作在省特检院履行职责职能、推动创新发展、保障员工切身利益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引领作用,营造了省特检院总体上风清气正、团结奋发、奋勇拼搏的工作氛围,福建特检品牌建设成效逐步提升,福建特检人自豪感逐步增强,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党组织为全院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保证。
十、文明文化建设情况
省特检院坚持“全面规范”和“创新发展”两条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发展,严守安全底线,在履行好法定检验职责的同时,勇于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加强与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瞄准”高层次提升检验检测服务技术水平,持续增强服务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能力,加快国家质检中心建设和经济实体建设,搭建平台服务质量提升,深化人事、机构、机制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动力,以公信力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为重点,真正打造一批技术能力强、业务能力强、服务能力优的服务团队,树立福建特检品牌,推动我院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企业信息联系方式
主要经营: | 主营行业: | 其它 | |
企业类型: |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 经营模式: | |
成立时间: | 2007-07-10 | 经营地址: | 福州市仓山区卢滨路370号 |
员工人数: | 注册资本: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