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法狗”战胜了世界第一围棋选手,人工智能就像是一位横空出世的“世外高手”,令人期待。大家都说“厉害了,人工智能”,真的是这么回事吗?昨天,由市科委主办的 2018中国(上海)国际嵌入式大会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学系的孟庆虎教授带来了最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他指出人工智能在限定环境中可以赶超人类,但是在全维度空间里,还远远无法企及人类大脑的智能。
近百年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创造更像人的机器人。传统机器人没有智能,无法感知,必须在封闭的空间工作,因为机器可能给人造成伤害。随着技术创新,人已经能和机器共同工作。但是,想用机器人彻底替代人的工作,还是有距离的。即使是国际领先的波士顿动力学公司,用百万美金打造各种仿生机器人,要完成一个人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叠衣服,“看图说话”等,还是有很多问题,甚至无法实现。
那么,机器人和人相比,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孟庆虎把机器人和人的各项能力逐一比较发现,在灵活柔性、智能感知等方面,机器比人差得远。以感知为例,人不仅有视觉、嗅觉、听觉,还有触觉。但是,机器人还没有能够接近人皮肤的功能。借助传感器,机器已经有强大的视觉能力,看得清人肉眼无法看到的红外光谱或紫外线。但是,人类获取信息90%靠视觉,交流信息90%却靠声音。在表达声音这方面,拥有最新语音合成技术的机器人,也很难实现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漫谈。
“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像是增强智能或场景智能。真正的人工智能,应该是所有场景智能的总和。当一个个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模块化地放在一起时,就会接近真正的人工智能了。”孟庆虎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