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领域呼唤应用型人才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实现了47%的高速增长。这并不是一个单月的现象,今年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然而,工业机器人增速背后折射的问题是:高技能人才的缺失。

工业机器人领域呼唤应用型人才

产业前景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工业4.0智能工厂时代。工业机器人产业以极快的速度发展,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仍会呈现大幅的增长。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 告》显示,2016年全年工业机器人的年总产量72426套,同比增长34.4%;预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就将突破8万台,而到了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超越15万台,将继续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最强劲驱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当前我国城镇企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对比十年前增长了四五倍。因此,不少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化转型发展,企业用工业机器人来提高产业附加值、保证产品质量,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政策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并出台了相关产业规划指导,进一步确认我国未来将以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业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中国未来发展制造业的重大战略之一。

  毕亚雷指出,深圳是全国机器人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产值规模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深圳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在国内外机器人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深圳市工业机器人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整体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人才缺口

  据不完全测算,目前仅仅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有6000多家,人才缺口达5万人左右。毕亚雷说:“企业不仅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的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十万,而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相应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

  由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刚刚兴起,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

  “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荒问题异常突出。”毕亚雷指出。

标准出台

  主办方对凡是参加该项岗位能力培训后,考核测评合格者颁发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能力培训证书,还将对考核通过的学员相关信息给予备案,并录入人才数据系统库。

  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项目主要针对广大二、三本,高职院校,技术类院校及行业在职人员提供机器人应用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工艺设计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等岗位的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服务。

  毕亚雷指出,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产业孵化的“最后一公里”和人员培训等关键点。

  经过立项研究论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作,联合开发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考试标准,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发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训考核大纲和培训教材,并建立了相关人才数据系统。

  培训考核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吸收和借鉴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及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结合产业和行业的特点,为培训考核工作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培训更加规范、科学,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7年7月3日 上午6:07
下一篇 2017年7月3日 上午8:0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