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走过概念化阶段

  随着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化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互联 与物流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潮流,而新技术的运用也在物流业形成了先进生产力。

智能物流成为行业焦点

  近日,在长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长春)国际物流展暨智能物流科技博览会上,智能物流设备和技术成为焦点。

  “使用者可以随时查阅 表,掌握货物流向,这样一来,既能有效提高物流精准率,也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效率。”杨凯说,随着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化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

  而对中国物流设备制造商来说,智能物流对无人机、无人车、智能仓储配送等硬件方面的需求,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据介绍,目前吉林龙航无人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货运无人机最大拉力已达84公斤,起飞重量达40公斤以上。公司副总经理马东利表示,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未来将推动货运无人机进入日常配送领域,打通智能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一些传统物流企业也加入了提升智能化水平的队伍。据壹米滴答·金正物流董事长舒钰淋介绍,目前该公司正与成员企业一起研发银河系统,“这个‘互联 +物流’平台建成后,车辆定位、订单管理、客户管理等环节将全部实现智能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崔忠付认为,互联 与物流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潮流,而新技术的运用也在物流业形成了先进生产力,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

物流企业加速智能化布局

  随着智能调度、智能配载等在国内众多物流企业的成功应用,一些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智能物流正走过概念化阶段,变得更为务实。例如,智能仓储、分拣等系统的广泛运用就给物流业带来了一场“效率革命”。

  “以往处理200个订单可能需要一天,但有了智能调度和智能配载后,可能1小时就全部完成了。”百世供应链(中国)的一位负责人说,得益于智能机器人(19.990, 0.49, 2.51%)系统的运用,物流效率已经明显提升。

  据悉,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目前已在一些地区开展无人机配送试点,而无人机的加入明显缩短了配送时间,将以往5天至7天的物流过程简化为数小时。

  苏宁物流集团物流运营公司筹建管理中心总经理孟雷平称,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物流效率,苏宁正在打造集无人机运行、地面服务和物流信息化于一体的天地一体 络平台。目前,苏宁已在全国部分城市用天 系统对无人机进行跟踪和定位,并推进通用机场的建设。

  智能物流的前提是信息充分共享。易流股份副总裁黄滨说,实现物流及供应效率的提升,需要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这有赖于互联 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把供应链中的物流要素进行连接,构建一体化透明的供应链。

  据了解,目前易流云平台已经可以将运输过程中相关的人、车、货、仓连接到互联 ,并对其生成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与分析,实现对运输过程的安全、时效、成本的可视化管控,货主通过手机就可实时了解物流过程。

  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还主动参与到信息共享和智能物流技术的研发中。今年5月,圆通速递(19.540, -0.05, -0.26%)牵头承建的“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上海揭牌。

  实验室负责人、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相峰表示,实验室除了进行无人装备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和前期研发外,还将致力于改变物流行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并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化提升,推动新技术在降本增效中发挥作用。

人才需求迫切

  随着智能物流技术的逐渐普及,对智能技术研发以及精细化运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16年我国物流岗位(各行业中从事物流活动的人员)从业人数超过5000万,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5%。

  业内人士指出,当今物流业愈发注重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传统的人力需求方向和管理模式正在变化。

  舒钰淋说,目前壹米滴答·金正物流的业务正在向智能化转型,未来将实现全程智能化管理,对于互联 技术和智能平台研发方面的人才需求迫切,尤其是具备物流管理和技术研发等复合背景的人才。

  长春吉达物流设备有限公司CEO张广东也认为,“现在企业对流程设计、智能化物流软硬件设计研发等方面人才比较紧缺,希望能有更多软硬件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公司。”

  在智能化管理方面,一些物流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吉蓉物流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采用甩挂运输模式,运营的 点和线路多,为实现物流全过程的精细化高效管理,需要更多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人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7年7月4日 上午7:03
下一篇 2017年7月4日 上午7:2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