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中国无人叉车的应用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主要应用于烟草、军工、铸币印钞等行业,应用方式主要是集成商购买叉车企业的基础车体进行自动化改装,价格不菲。
2014年开始,传统叉车企业为求转型,纷纷布局叉车AGV市场,以木蚁机器人、林德、杭叉、合力、柳工等为代表。同时,随着物料搬运智能化、自动化趋势的进一步显现,以及频频发生的叉车事故,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和人口老年化趋势日趋严重,企业降低成本并提高安全性和效率的要求,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都在推动加快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持续替换速度。无人叉车替代人工叉车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2015年~2019年,新松、昆船、机科、国自、木牛流马等专业AGV厂商的无人叉车业务迎来快速发展。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移动机器人企业也开始涌入无人叉车这一赛道,以木蚁机器人为代表,他们推出叉车AGV的目的主要在于实现无人搬运产品的系列化,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
据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数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叉式移动机器人(AGV/AMR)厂商主要分为传统叉车厂商、传统AGV厂商、物流集成商及仓储机器人企业等几类,其市场份额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不同的企业属性导致各家有不同的市场考量,在竞争中也各有其优劣势。
对于不同类型参与企业的特点,木蚁机器人表示,传统叉车企业在本体的控制开放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虽然有着清晰的行业认知优势,但是很难补足技术短板,包括底层无人驾驶技术开发、末端感知和控制技术,短期内尚无法突破无人叉车核心技术,产品规划和落地周期长;物流系统集成商的优势在于拥有综合研发能力较强的技术团队,产品集成和项目服务能力较强,在应用场景数据和客户资源方面有沉淀,但在应对定制化需求时缺乏底层技术支撑,产品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对外依赖严重;新兴AGV/AMR企业由于技术路线相似,无人叉车的开发周期相对较短,技术成熟度和产品稳定性有待提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