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叉车类别(包括内燃和电动在内的平衡重式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来看,主流车型内燃和电动在内的平衡重式叉车,2020年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8.3%,其次是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2020年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5%,最后占比最小的是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2020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为9%。
由此可见,按照前三季度叉车类别来看,除了传统内燃和电动在内的平衡重式叉车取得不俗表现外,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销量大增才是前三季度叉车行业逆市上涨的最主要驱动力,而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受追捧的原因,主要是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价格较为实惠,另外对人工板车的替代以及下游行业近些年对步行式叉车需求的增长所致。 据财华社通过公开资料整理获知,从2015年至2019年,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销量年平均增速为32%,反映出叉车市场中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更受市场追捧。
展望2020年,叉车行业较去年同期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可能性较大,这主要是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过往第四季度叉车需求量要高于第三季度;二、需求端第四季度是物流行业传统旺季,叠加现阶段物流仓储趋于增长态势;三、出口叉车市场份额的回暖,将拉动销量增长。我国出口叉车占海外销售份额从2010年7%提升至2019年的17%。2020年上半年叉车整体出口销量仍在增长。据中叉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车辆(包括电动、内燃叉车、)出口销售量是75930台,与2019年1-6月份的71586台相比,增长6.07%,国内销售量增长大于出口销售量增长。
叉车高景气度之下:竞争两极分化,龙头强者恒强
值得一提的是,叉车行业竞争格局有点像目前的白色家电,两大寡头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其他竞争对手在底下厮杀谋突围。
根据中叉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叉车销售量破万台有15家企业,其中破十万台只有2家,即安徽合力及杭叉集团;超五千台的有21家;超三千台的有29家;超2000台有33家;截至目前行业内仍存续约130家企业。
2019年,杭叉集团及安徽合力叉车销售分别为13.9万台及15.2台,两家企业共占据约42%的市场份额。而比亚迪叉车2019年叉车销量仅有1.6万台,与两大头部企业有比较大的差距。
在安徽合力及杭叉集团两大寡头独享一档形势下,两大寡头采用降维打击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叉 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疫情影响下行业集中度提升,上半年安徽合力及杭叉集团两家集中度已达到54.5%。
某种层面上讲,基于两大寡头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叉车行业竞争将趋于白热化,包括比亚迪叉车在内的中小型叉车制造商生存压力将更加大。或出于国内竞争压力考虑,近些年比亚迪叉车才积极出海觅食,以谋求突围。
尾语:
在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之下,两大巨头也有“烦恼”。
上文已经提及到,今年疫情爆发之后,叉车龙头开启了降价促销,抢到不少市场份额,导致盈利能力出现略微下行的情况。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杭叉集团毛利率为20.6%,同比下滑0.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37%,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安徽合力毛利率为18.97%,同比下滑2.3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38%,同比下滑0.23个百分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