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王”背后的故事

? 职工朋友们也可以及时获得各类福利政策的查询哟!职工朋友们有什么想看的、想了解的可以直接发信息给我们,我们会尽全力提供。

“全能王”背后的故事

记路局优秀共产党员、技术能手、十堰车务段丹江车站装卸司机李海平

在体操比赛项目里有一个说法叫“全能王”,即在跳马、鞍马、吊环、自由体操等各个项目上都取得世界前五的好成绩。拿到这样一项桂冠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十堰车务段丹江车站,就有这样一个“全能王”。他不仅熟练掌握五项特种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且能一人独立循环完成多项设备作业,被职工们称为“奇才”。他就是——十堰车务段丹江车站值班员、装卸司机李海平。

今年7月1日,正值党的96周年生日。偌大的车站货场一派紧张而忙碌的景象。“李师傅,起升,再起升一点,好;伸臂,左移一点,好,降落,慢一点,降臂,好了”。信号指挥人员不停地发出指令起重机司机李海平进行货物装卸车作业。

45吨轮胎式起重机集装箱装车完毕,货运室又送来25吨起重机作业项目,李海平按照规定要求停好设备,又登上另外一台起重机上开始装卸圆钢作业。两火车皮120吨圆钢刚刚装车完毕,小件货物到站正等候卸装。他又迅速爬上叉车驾驶舱,叉起货物箱开进篷车车厢,轻轻堆放,几个小时后第一批多种货物全部装完。李海平收拾好场地,打开特种汽车—洒水车车门,启动发动机为洒水车加水,开到货场洒水降尘,为下批作业做准备。

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李海平娴熟自如地完成了四种特殊车辆的操作,不知不觉他的后背已汗湿了。“像他这样的特殊人才,一人同时拥有5本《特种设备操作证》的职工很少,就是在全路也不多,需要什么设备干活他都能捡得起来。他可是我们车站的‘香饽饽’啊!”丹江车站站长张兵谈起自己的兵无比自豪。

既然选择了,就应该热爱!这是李海平常说的话。1999年,李海平从部队复员后被分配到十堰车务段丹江车站从事货运工作。作为一名在绿色军营里锤炼过的共产党员,李海平骨子里就有一种执着和不服输的精神。平日里,他勤学苦练,主动向老师傅请教;经常利用设备人员休息时间,进行业务驾驶操作练习,掌握设备维修、保养技术。十几年来,他先后通过叉车、正面门吊、轮胎式起重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和特种汽车驾驶考试,并获得资格操作证书。有心人,天不负。2014年,李海平在路局叉车技术比武中勇夺第一。2016年,他在路局比武中再次夺冠,被路局授予“技术能手”称号。今年“七一”,李海平被评为路局“优秀共产党员”。

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上,“全能王”的桂冠熠熠闪光,令多少运动员羡慕和神往,然而,有谁知道“全能王”背后的汗水与泪水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李海平比谁都懂。为了多掌握一门操作技能,李海平把车站当成自个的家,把那些特殊机械设备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天上班,他总是习惯性把所有设备检查一次,擦洗得干干净净,检查有没有什么故障,打打黄油,对油路、电路细细查看一遍,以便再次作业时性能良好。2015年7月19日至9月20日,李海平在武汉滠口叉车集中培训比赛时,两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比赛结束时,听说车站25吨轮胎式起重机操作人手紧张,他二话没说,扛起行囊直奔单位。老婆生气地说:“你真是个野人啊!要工作就不要家了。”没办法,他只能在电话里安慰老婆两句。

李海平不是一个冷酷的人,他也有柔情。可是,面对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别无选择。李海平老家在随州市南郊区,每次回家从丹江乘坐汽车到襄阳后再转乘火车到随州,往返一次需要近两天时间。因为工作繁忙和路途辗转麻烦,李海平回去看望父母和孩子的次数很少,只能用电话来问候。参加工作17年来,他清楚地记得,他还是第一年回家与父母吃过团年饭,此后16年,每年春节都在单位值班。每次和同事聊到这里,李海平眼里总是红红的,充满了愧疚。他常想,等工作不忙时,我一定要加倍地补偿家人,尽到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责任……

李海平的家庭困难,牵挂着车站领导的心。在组织的协调帮助下,他一家三口终于在丹江安家落户。由于长期从事特殊工种工作,李海平的腰椎第四、第五椎间盘突出,有时候疼得走路都无法直起腰来,可他仍然坚守岗位,不愿请假。一家人搬到一起来后,老婆每天给他按摩、擦药,车站也尽力安排他干一些机动工作。党组织和亲人点点滴滴的关爱,滋润着这个七尺男儿的心。

“作为一名党员,我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今后的我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特长,做好传帮带,把家照顾好,把孩子培养好,把工作干得顺顺当当。”李海平的话很朴实,如他的人一样,平凡而又可敬。(赵连斗 何志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17年6月8日 上午10:31
下一篇 2017年6月9日 上午5:4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