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股东潍柴的支持下,德国叉车巨头凯傲实现数字化转型

PART 01

机械工程公司的转型

将一家工业企业重新打造为一家软件公司体现出了企业家的远见。这一战略的实施主要得益于两人:一位是有长远眼光的集团大股东兼前监事会主席John Feldmann,他在化学巨头巴斯夫接受过培训,能够在早期阶段预测行业的主要趋势;另一位当然就是Riske,他14年来一直在推动凯傲的发展。

然而,当Riske刚刚就任凯傲的首席执行官时,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这家叉车制造商。时任工业气体巨头林德集团首席执行官的Wolfgang Reitzle很高兴在2006年底,能够以40亿欧元的价格将旗下销售额约36亿欧元的物料搬运部门出售给财务投资者KKR和高盛,该部门正是凯傲的前身。那时的凯傲仅仅是一家经典的、甚至有些过时的德国机械工程公司,专注于欧洲。最重要的是,该集团的目标是让产品完美无缺:叉车应该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可靠,也越来越昂贵。

财务投资者的入股推动凯傲收紧成本,但也使Riske有可能扩展到中国和印度市场。就当时来看,世界市场冠军丰田即将被赶下王位,然而这一目标至今仍然没有成功实现。

变故发生在2013年,KKR和高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出售凯傲的股份获利,同时Riske赢得了中国发动机制造商潍柴动力成为主要股东,此后凯傲走上了一条与此前截然不同的高速发展之路。

当时,以工业4.0为主题的数字化浪潮打乱了德国企业的发展进程。Riske从全球数以万计的客户那里了解到,如果他们要对公司进行转型,就不会再大量使用经典的叉车。Riske回忆称,他们当时对客户表示,会更好地了解仓库自动化业务。“因为这就是旅程的方向”。

为此,凯傲的大部队开始寻找可以收购的企业,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标的公司。在当时的监事会主席Feldmann的积极参与下,Riske决定收购自动化集成技术和软件服务市场领导者德马泰克公司Dematic,也是智能物流内部解决方案专家。德马泰克起源于德国,但经历了几次所有者更替后已经成为了一家美国企业。这似乎是为了追求明星企业,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笔成功的收购。

PART 03

数字与自动化业务是凯傲未来重点

Riske为这笔交易支付了32亿美元(包括负债在内),约占当时凯傲股票市值的三分之二。中国大股东潍柴动力可谓是“以光速”进行了必要的增资: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了解Riske的想法与能力,两人已经成功合作了20年。

收购位于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德马泰克对于Riske而言几乎可以算是“主场作战”。他来自底特律,据大急流城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这让Riske在这家骄傲的美国公司中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从而有助于收购后的整合。

通过收购,凯傲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技术优势。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丰田和其他同样在寻找收购标的的叉车制造商,只能转而收购那些不知名、规模和市场地位都微不足道的仓储专家。

尽管如此,新收购在前两年造成了大量的疲软,凯傲不得不面对盈利预警和股价下跌。主要责任是在收购之前计划不周地启动墨西哥的一家大型德马泰克工厂,原因是需要应对不断增加的订单洪流。在黑色星期五无法满足大客户的业务需求,这被认为是物流行业的致命罪过,但是冒然启动墨西哥工厂给集团带来了更大的危机。唯有集团其他地区员工的付出,进行无数次客户对话和数百万欧元的支持,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度过难关。

无论如何,凯傲现在已摆脱了这一困境。2018年5月,Hasan Dandashly接替成为了德马泰克的新首席执行官,他自今年1月以来也成为了凯傲董事会的成员。

考虑到数字业务的重要性,如果Dandashly被视为Riske的继任者,Riske将在明年卸任凯傲的首席执行官一职。首席财务官Anke Groth和林德叉车的首席执行官Andreas Krinninger将拥有更好的前景。当然,董事会也可能会考虑聘请具有数字化专业知识的外部重量级人物。

起决定性作用的将是潍柴动力的强人谭旭光。潍柴动力持有凯傲45.23%的股份,在股东大会上占多数。两年前,基于谭旭光先生的决定,前保时捷首席执行官Michael Macht早早地取代了Feldmann成为了凯傲的监事会主席,这对于凯傲董事会而言可谓是惊人的变动。现在,我们也期待着谭旭光先生可以继续作为富有建设性的决定,带领凯傲继续取得飞速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

上一篇 2021年6月14日 下午12:56
下一篇 2021年6月14日 下午4:2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