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烈
庆
祝
建党101周年
1921—2022
喻斌,40岁,现为江钻公司潜江钻头厂机加工DMG加工中心操作工。进入江钻十五年来,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从只会操作单一水孔工序,到掌握DMG集成加工全部工序的操作技能,凭借着扎实肯学的态度和敢打敢拼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锤炼本领、彰显价值,成长为DMG工序的技能大拿。他先后获得公司“明星奖”、“质量先进个人”、“班组优秀骨干”、“劳动竞赛一等奖”,局级“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以勤学为本,争当技能“领头雁”
2008年,当喻斌第一次见到公司引进的八台崭新的德国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时候,他感到既新奇又陌生,心中顿时燃起了要驾驭这台庞然大物的渴望。于是,他主动拜师求艺,向着 络学、向着书本学、向着师傅学、向着实践学,一门心思地“钻”进了技能学习的快车道。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每台设备的参数不一样,有时为了获得一个最佳操作数据,需要反复调试十遍以上,耗时4个多小时,反复的操作调试打磨着他耐心和意志力,他没有气馁,总是不断地在失败中查找原因,纠正方向,在干中学,在学中记,在记中理解和掌握。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控调试数据、每一个操作细节、以及难点重点注意事项。虽然过程艰辛而漫长,但心中却快乐而充实。
学习和实践给予喻斌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因此,他在上岗前考试中,以班组第二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推荐到上海德玛吉工厂进行学习深造。目前,喻斌已经完全掌握了DMG加工中心加工3寸-17寸全部品种,沈三和小BSA水孔车床工序,乔福车床油孔工序,钻床传压孔工序、叉车驾驶技术等多项操作技能。利用掌握的技能,他参与编制完成了DMG岗位标准化指导书,使员工在加工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工作安全风险评估和过程控制更加规范,保证了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一年来,喻斌连续加工工时3286小时无废品,实现个人质量里程第一。
以实干为先,争当攻坚“排头兵”
近年来,潜江钻头厂结合产品多样化,加工周期紧,人员紧缺的实际,提出了“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生产模式。喻斌响应生产号召,为提升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针对不同机床同时加工不同工序产品而导致不合格品增加、以及加工过程中的重难点等难题,力求找到一种完善的操作方式,他通过研究工序加工特点和机床加工参数、单件加工时间,灵活进行“时间差”操作,有效地抓住了生产间隔时间,确保了加工质量和效率,实现了一人多机熟练地加工各工序产品,且工时在班组中屡创新高。
作为现场生产的实施者,生产过程的参与者,喻斌不仅善于动手,更善于动脑。2021年8月,班组接到一批12寸牙掌工件加急订单,在夹具调试时发现与刀具发生干涉,无法保证加工质量。他立即和车间技术员一同攻关,寻找突破口,通过修改原有夹具的定位方式,调整刀具长度,精准加工参数,保证产品质量,避免了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重新投料加工的情况发生。加工过程中,一个工件加工完毕,要完成编程、加工、测量多道工序,需耗时五六个小时,身上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透。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喻斌主动延长加工时间,连续三天和同事一起驻守在机台,确保产品顺利完成交付。当月,他被评为车间“劳动竞赛能手”。
以创新为乐,争当创效“主力军”
作为班组骨干,喻斌不仅出色地完成岗位生产任务,还主动向制约生产的瓶颈发起“挑战”。去年以来,面对矿用钻头等新品种的不断增加,多次装夹才能完成加工,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对此,他与技术人员一道优化矿用钻头的加工程序,利用下班时间,找资料、画图纸,连续一个月摸索完成夹具定位改装的方法。在工序中一经推广运用,使大尺寸矿用产品加工工序效率提升36%,零件废品率降低30%,组员工时提高50%以上,发挥了加工中心集成加工的优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次,班员小刘在4号机床加工新品种的长油孔,对长油孔高度把握不准,迟迟不敢进行调试,他向喻斌请教。喻斌毫无保留地向同事传授经验和方法,通过比对与常规品种高度差异后修改加工坐标,保证了加工精度,圆满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一年来,喻斌在设备调试和产品加工过程中,分析、总结和归纳了23项难点问题,他配合技术人员逐一进行攻关,使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其中,对小尺寸长油孔加工工序钻头的改善,将不合格品率降低60%,班产量由45件提高到70件,实现每年节约两万多元。
★
★ ★ ★
★
党群工作部 道
长
按
关
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