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北京市召开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暨2018-2019年秋冬季攻坚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北京锁定“四个明显目标”,要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市民的蓝天幸福感。通过9方面、39项措施,力争到2020年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要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移动源成污染治理主战场
机动车只占移动源的“一半”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在监测中发现,在移动源的污染中,柴油大货车的影响最大,从交通站点NOx(氮氧化物)以及黑炭的监测结果看,夜间浓度往往是白天的2倍到4倍。从排放总量来看,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排放的NOx和一次颗粒物,可占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以上和90%以上。
目前北京辖区内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尾气排放较之重型柴油车有过之而无不及。北京市机动车单台车NOx排放量为0.0207吨/台·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0017吨/台·年。而北京市非道路工程机械这两个数值分别为1.7429吨/台·年和0.1063吨/台·年。从单台单项比值来看,北京市非道路机械是机动车颗粒物排放值的63.5倍、NOx排放值的84.2倍。工程机械对北京空气污染的“贡献”已经压过机动车。因此,如果靠近这类处于作业时的工程机械,过量吸入排出的尾气将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直接伤害。
工程机械排放治理的难题和路径
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超过机动车。机动车通过严格的牌照管理,监管路径清晰可循。而工程机械由于大多不用上牌照,导致监管缺失,很难对其详细数据进行实际统计和采集,治理工作更是无从下手。
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作为生产资料,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经营目的。据统计,大量的工程机械为了从成本较重的油耗环节节约开支,使用价低品次的非标准柴油已是行业常态,污染物排放自然严重。这也与北京市环保部门在2017年9月初“重型柴油车是北京大气污染主因”的论断基本吻合。
要对非道路工程机械污染排放做到有效管控,必须掌握有效可行的手段来采集相关数据,做到有的放矢。可运用日趋成熟的物联 技术,由相关部门牵头,着力研发针对非道路机械的工作全程监测仪器,将该仪器安装在目标机械设备上,作为有效监管载体。通过这类仪器,实时采集和传输每一台工程机械的油耗、污染物排放、工作位置、工作时长等数据,并全方位监控。相当于给政府监管部门装上了“千里眼”。打造挖掘机类工程机械在线环保监测大数据平台,做到治理有的放矢,精准治理。
可以借鉴煤改气、电的成功经验,疏堵结合治理。前期为了迅速覆盖,抢抓管控效果,既从监测仪器这类硬件上对车主提供补贴,让车主积极配合安装。又从软件上进行管控和补贴,打击非标准柴油在北京市内销售,对主动使用标准柴油作业的车主进行适当补贴,鼓励使用合格油品。
如果这类全程监测仪器能做到对工程机械的全覆盖,相关职能部门可根据所掌握的排放大数据,推行末尾淘汰。每年对排名靠后的20%非道路工程机械机械实行补贴性强制淘汰机制,对工程机械进入施工工地进行准入制管理。北京工程机械将在5年内做到全部升级换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侵权,请您立即联系本站删除(邮箱:info@chacheku.cn)